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初唐大农枭> 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2 / 2)

于秋的这个提议,可不仅仅是能解决教育方面的压力,还能再度给夏国开一条财源。

“这应该是他们能拥有的第一件科技产品,又不需要用电就能使用,他们当然会抢购。

不过摄影机和电影播放设备,他们暂时还解决不了电的问题,买了也没用。

而且,这些东西又不涉及国家安全问题,等以后他们有了条件,我们高价卖给他们一些就是了。

如果他们的孩子是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下长大,那么其实跟我们自己教育出来的孩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些孩子也只有在我们的体系中,才能最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也是我为什么没有将那三百个倭国的孩子从洺山书院剔除的原因,只要他们将来学成之后,为我们夏国贡献才华,他们的学费,由夏国财政垫付了也没有关系。”

于秋说到这里,转头看了看与会的一些旁听者,和记录会议的记者,便将自己的后面一句话给咽了下去。

教育,可不仅仅是要教育夏国的孩子,还要纳天下栋梁之才,为夏国所用。

一个先进的体系,可不是那么容易跳脱出去的,尤其是从小培养的这种人才,他们在思想上,已经转变了。

会议很快从生产,教育,讲到了基础建设方面,让于秋比较满意的是,洺京的二环路修建好之后,穿城而过的铁轨也已经铺设好。

现在,只需要他去造车厂将火车头和车厢运到轨道上组装衔接完成,就可以先开通从最南边的邯郸县穿过洺京城到达鸡泽县,以及从洺京城的最左侧武安县横穿洺京城到最右侧的曲周县的两条火车线路。

此外,火电厂也新完成了六个五千千瓦的火电发电机组的基础建设,只需要于秋将发电机组安装上去,那么,通电的就不止是洺京城了,整个夏国除了农垦特区之外,全部都会通上电。

届时,连通整个夏国的无线电也将派上用场了,广播收音机,可以下到所有乡里去。

同时,于秋现有的两个技术经验类任务也将完成,并且能得到发电厂和轨道交通的技能的全系经验,如果于秋能用积分提前点亮一些相关技能,可能会节省下好几十万升级技能经验的积分。

最后就是办公大楼的启用方面了。

明年春上开始,从国务院到洺京市政署,再到夏国银行和夏国的二十多个产业集团,都将搬到新的办公大楼里去办公。

而且,还有多家房间超过三千间的酒店开始建造和装修,逐步投入运营,这些建设会让夏国无论从办公效率,到旅客接待能力,都将会有一轮较大的提升。

最关键的是,更大的一轮对外销售的商品房,将开始对外销售,至少为夏国吸引三到五万户外来人口在洺京城内定居。

而且,不仅仅是办公和住宅的基础建设,室内的公园景区,游乐区,商业购物广场也将会在明年开始动工,公共交通,将从中心政务区开始,一环一环的对外推进,使得整个洺京更具活力。

对于这些阶段性的建设成果,和建设目标,于秋给予了肯定,目前看来,继续以冯智戴和马周两人作为内政和基础建设的主导者,问题还是不大了,而听完了他们的汇报,于秋开始布置自己的工作了。

“明年,将是一个对外部的探索年,我们不能只满足别人到我们这里来买我们的商品了,还要开始主动的将我们的产出的商品卖出去了,所以,对于海外各个方向的航线,各处海岛,新大陆的探索,将会全面启动……”

于秋公开说的,都是一些比较表面的东西,比如商品,又哪里只是主动卖出去那么简单呢!

是夏国卖什么,那些被夏国兜售货物的国家和民众,就买什么。

完全掌握了主动权的贸易,能够得到很多隐形的收益,化解内部的产能过剩的问题。

比如粮食产能过多,就主要粮食,瓷器,玻璃产能过多,就主要销售瓷器和玻璃,嫌烧制这些东西费人力,消耗木材太大,污染环境,我少生产,或者换别的类型器皿,甚至把工厂直接放在国外,一样的可以赚大钱。

用大量的可再生资源,去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换回来,就是于秋掌握了商业的主动权之后要做的事情。

这些东西于秋不讲明,这个时代的人根本不懂,即便是被记者们以文字的形式全篇的刊登到了报纸上,大家看了之后,也只以为于秋想与更多四海之外的国家和地区通商,做大夏国的商业而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