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初唐大农枭> 第两百五十九章 什么是厉害的本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五十九章 什么是厉害的本事(2 / 2)

程处默有些失望的应了一身,就继续埋头跟着于秋往后院走,不一会,他又看到了稀奇的东西,中院里一整排缓缓转动的东西,很像纺线机。

不过,这里只有一两个妇人,而且她们并没有操纵这个东西,只是在观察着这些东西内部的运转。

而随着这些东西的转动,一些纺的粗细不太均匀的丝线,正在往地面上垂落。

“此是何物?”不待好奇的程处默开口,房玄龄就先向于秋问道。

“这玩意叫纺线机,不过是个半成品,纺线的速度不够快,纺出来的线质量还没有达到粗细一致的上佳。”于秋说完,向刚才在两个机子面前忙活的妇人道,“拆卸了重做吧!思路是对的,但需要整体更换材料,增加机件,提升效率。”

“喜儿已经去冶炼作坊那边让她们帮忙制作滚珠转动轴承了,过几天应该就能把速度提升上去,不过,想要提升质量,还需要把耙齿的形状和走丝成线的程序设计改良一番,我们正在观察改进,只是这需要不断的试错和重新设计,不知道具体什么时间能有进展。”两个鼓捣这台将近五丈长的机扩的妇人中的一人开口向于秋答道。

于秋点了点头道,“嗯!回头我会设计几种出来看看效果,你们继续忙吧!”

他说完之后就要往后院走,被提起了兴趣的房玄龄却拉起那些随意垂在地上的丝线道,“这个纺线机,每天能纺不少这样的线吧!我看这些线已经很牢固扎实了,这你都不满意?”

“我要的不仅仅是牢固扎实,而是牢固扎实的前提下,保持美观,而且,我要的也不是‘不少’,而是‘很多’,它至少还有五倍的效率提升空间,我需要它运作一天纺出来的线,比几百个人,甚至几千人一天手工纺出来的线还多。”

于秋随意的答了一句,却是震的房玄龄等三人外焦里嫩的,一个这样的机器,等于几百个,上千个纺线工人的工作量?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纺线机好啊!有了纺线机,我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生产很多布料,秋哥儿,要不这样,我们就合作做这纺线机的生意吧!老规矩,人力物力材料全部都归我出,你只要出技术,就能得五成利。”程咬金很是兴奋的道。

“想的美呢!这玩意涉及的利润,可不是你我两家能够独吞的,到时候,只怕还要进行一轮像银行那样的融资招股大会,而且,我这里还不止是有这种可以全天候不停运转的纺线机,还要全天候不停运转的织布机,一台大机组,就等于数百上千人一天的织布量,最多一两年的时间,洺州出产的布料,将占据全世界三成以上的市场,五年时间,可以占到一半,注意,是全世界的一半,不是李唐治下的一半,可能是李唐现在全国产出的好几倍。”

“这,这怎么可能……”房玄龄和程咬金,尉迟恭三人不约而同的张大嘴巴道。

“所以我刚才说,你们现在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厉害的本事,哪怕是纺线织布,也有可能是非常非常厉害的本事。”于秋不理会几人震惊的表情,继续往后院的方向走去道。

进到了后院之后,众人很快又见到了那个由一百零八个块金属片组成的聚光阵,房玄龄等人见过倒没什么,程处默和尉迟宝林几人没见过,对于这种在地上放一些铁片,却能让中央的水壶冒热气,甚至烧开的装置,顿时感觉十分新奇。

而且,现在这个聚光阵,已经不止是聚光的作用了,地面上还有着各种刻度,随着阳光的变化,它还有着计时功能,在研究作坊那边,齿轮钟表已经快要成型了,就是与这个光阵显示的时间相对应。

夏日里的太阳毒辣的很,别说赶路而来的几个小家伙本来就很热,这聚光阵中被晒的滚汤的铁板,更是让他们有种被火烤的感觉,不一会,他们就忍不住,冒着大汗往屋内跑去。

而此时在三楼于秋的书房里,他们的老爹正对着一个快速旋转,不断的将他们的头发,衣袍吹的摆动的东西发呆。

“这,这是什么东西?怎么一直转?还有风?”程处默和另外三个小家伙一齐从门口挤到电风扇的正面,和程咬金他们一样,盯着电风扇快速转动的叶片问道。

“于秋说,这叫电风扇,是用电转动的。”程咬金有些发懵的答道。

“电?天上打雷的那种电么?”程处默脸色兴奋的问道。

然而,对于这个问题,程咬金也是一脸懵逼,一巴掌拍到程处默头上道,“你问老子,老子怎么知道,问你老师去,他肯定知道。”

还不待挨了打的程处默转头问于秋,于秋就有些不耐烦的道,“这种电跟天上的电可不相同,天上的电,是由不同的云层摩擦碰撞产生的,强度很高,人很难控制,而这种电,是通过废物污染物中的沼气,发动一种往复式发电机供电,电力比较均衡,可以使这种小马达保持匀速转动。”

于秋说的,几乎是后世普通人都懂的东西,然而,这对于在场几人来说,就像天书一样了,包括他手上现在正在画的图纸,对于房玄龄来说,也像是天书一样,完全看不懂。

“那个,我想问一下,这些东西,你都会教给洺山书院的学生吗?我可不可以学?”房玄龄搓着手问道。

“你?学会了去做一个电力工人?”于秋有些好笑的道。

“电力工人?当然不止做工人那么简单,我们总归比这些孩子们学的快吧!可以快些的将其弄出很多来。”房玄龄有些发愣的道。

“那可未必,你们这些原先受过教育的人,对于事务都有固有的认知,接受度未必就有孩子快。

而且,不能让你们把什么事情都做了,孩子们才是咱们的未来,要保证咱们的每一代都比上一代强,才能让我们一直强下去。未来的洺山书院,会有一条校训,徒弟不必不如师,甚至,要以超越师父为目的。

要是让你们把学习的机会都占了,下一代成长不起来,就有可能出现技术的断代,古往今来不知道出现过多少好的工艺,就因为没有很好的传承推广,而失传断代的,这种事情,在我这里,不允许。”于秋一边画图一边道。

他拒绝房玄龄他们这样的人学习这些先进的理科知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些人是有自己的立场的,并不为于秋所用,他们学会了,只会搞些麻烦出来,而教那些孩子们,首先是他可以从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中,将各方面优秀人才挑选出来进行专业培养。

其次就是想从思想上,改变这些孩子们对于战争,对于统治的看法,按照于秋从后世带来的理念,来推进当下这个社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