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书高士廉说道:“陛下,大事倒是没有,趣事倒是有几桩,都是来自鄠县,不知陛下是否有兴趣?”/p
“哦?”一听到鄠县二字,李二便来了兴趣,“高爱卿说来听听,这段时日,倒是很少有鄠县的消息呢,听闻那安鄠大道已经开始修建,朕倒要看看,杜荷是如何将这长长的一条大道修建chéngrén民大道这般的,哈哈!”/p
高士廉先看了魏徵一眼,说道:“陛下,诸位大人,听闻杜荷在鄠县施行三大政策,一是修路,二是屯田,三是养猪,这修路,屯田,大家都已司空见惯,可这养猪,我活了这么大岁数,却是第一次听闻,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听闻杜荷建立了一个养猪场,可养猪五千头,更是让人惊讶,而这养猪场的场长,却是大有来头!”/p
众人都伸长了脖子。/p
高士廉淡淡地说道:“这养猪场的场长,便是魏大人之子,魏叔瑜。”/p
安静!/p
御书房内,寂静一片。/p
落针可闻。/p
噗通。/p
突然,有什么东西掉落在地上。/p
众人扭头一看,只见魏徵面色煞白地跌坐在了地上。/p
魏徵心中,那叫一个绝望。/p
他当初将魏叔瑜交给杜荷,便是想让这个木讷的儿子跟着杜荷能建功立业,就算不做官,也多少见见世面。/p
哪知道,魏叔瑜一去便无音讯。/p
好不容易有了消息,竟然是去做了养猪场的场长?/p
“陛下,臣该死,臣的心口,疼得厉害……”魏徵摸着心口,大口大口地喘气。/p
“魏大人息怒!”/p
“魏大人切不可犯怒!”/p
“魏大人节哀,这一定都是杜荷的鬼主意!”/p
“……”/p
大家一片安慰,一边却是偷笑。/p
好你个魏徵,看你铁骨铮铮,刚正不阿,没想到生个儿子去养猪。/p
这是贞观八年最大的大笑话啊!/p
“哈哈哈……”/p
突然,民部尚书戴胄,忍不住,当场大笑起来。/p
魏徵气呼呼地盯着戴胄。/p
戴胄赶紧说道:“魏大人,对不住对不住,此事,说不定,怪不得杜荷,我侄儿也去了鄠县,却是被杜荷委以重任,担任了鄠县县丞,也不知令郎是如何想的,竟然去做了这养猪场的场长!”/p
平素被魏徵骂过许多次,现在,戴胄感觉自己扬眉吐气了。/p
哪只,高士廉却说道:“戴大人,只怕你的消息已经过时了,据我所知,如今,鄠县成立了一支捕猪大队,你的侄儿戴金云,现在便担任了捕猪大队的副队长,听说带着不少人从百姓手中买猪呢!”/p
“啊……”/p
戴胄面色大变。/p
众人都有些傻眼。/p
不但有养猪场,还有捕猪大队?/p
最关键的是,捕猪大队的副队长竟然戴胄的侄儿戴金云?/p
戴胄笑不出来了。/p
魏徵和戴胄对视,二人都是哭笑不得的表情。/p
这时,只见李二轻轻敲了敲桌子,说道:“两位卿家,此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杜荷在鄠县大兴养猪之事,想来一定有他的道理,两位卿家应该鼎力支持才是,此事,就当是趣事吧,朕听来,也十分有趣!”/p
烦闷一天,此刻,李二的心情无比舒畅。/p
却听高士廉说道:“还有一桩趣事,是关于蜀王殿下的……”/p
众人一下瞪大眼睛。/p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