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典的兵马从这三城军营前面经过的时候,他们也是捏了一把冷汗。他们是才刚刚围住济华城,兵马还没有排开,也没有作战的准备,如果这个时候李典对他们发起突然袭击,几乎相当于是一场袭营。
只不过,李典选择了一种更稳妥的方式,直接逃走。
水贼的数目太多了,如果是攻击而不是逃走,最后自己的兵马能剩下多少,就不好说了。
眼看着之前是打了一场胜仗,若此时在三城兵马面前吃了亏,那就瞬间变成一场败仗了。这会影响李典的威名。
李典带着大军离开的时候,心里也是一阵忐忑,他害怕的是三城的兵马已经将路堵死,那突围的难度就会有点大。还好,他冲出去就跳过了包围圈,如同鱼归大海,鸟飞高空,就此逃了。
在水贼们还在忐忑的时候,他的将近两万兵马都顺利通过,快马加鞭,向死河靠近。
水贼们惊的心砰砰直跳,这才反应过来:;追上去,这次要给李典好看!前面几十里就是死河,到时候会挡住李典兵马的去路,正是堵杀他的好时候!
可问题来了:;谁去追?三个城池的兵马都是一万余人,而李典的士兵是将近两万,任何一个城池兵马追上去,在数量上都不占优势。李典向来作战勇猛,弄不好就是输!
所以,水贼们得出了一个结论:穷寇莫追!
其实,这些水贼心里真正想的并不是穷寇莫追,他们是别有想法。
如今济华城被李典拱手让了出来,正是入主其中的时候,马上就要开始分军功了。
三支队伍,军功就是三份。如果其中一个队伍追击李典,士兵战死且不说,军功也可能被其他两个队伍瓜分。水贼的军队内部,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和谐,很多时候,每个将军都很自私,如果面对军功,你不去争,就会被别人全部拿走,都是同行,客气什么?
所以,三镇的水贼兵马最终也没有一个追上去的。
李典都已经准备好了,如果水贼敢追上来,那他就立刻回头,来个反杀,让水贼吃个大亏。
可惜,他的准备并没有用上。
这些水贼真的谈不上团结,如果他们团结一致,四万兵马共同出击,李典的两万士兵还没有那么容易逃走。毕竟,码头并未建成,仅仅依靠依靠死河旁边运送过去的那几艘战船,运兵马过河的速度实在太慢了。
三镇水贼共同占领济华城,当即给海波尚传递消息:;皇,我们三镇已经将济华城打了下来!还请皇定夺!
海波尚听到这个消息,瞬间愣住了:竟然这么快?
;李典岂是那么容易打的?快快报来,李典战死没有?
三镇将军看到海波尚这么问,细细一想,然后一起合计道:;如果我们如实禀报,说李典带所有兵马逃走,皇肯定会责怪我们不去追击。与此同时,他还有可能下令让我们现在就去追击李典。
;李典固然过不了河,但若他疯起来,我们的兵马损失将会非常严重。如果皇下令,有人肯去作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