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谢鸿昌的求援书很快传到崇关,并要求卫清婉急速回复。
卫清婉也没有让他失望,只用了一刻钟的时间,就让传信兵将消息递了出来。
书信上是这么写的:王爷,非列武藏长途跋涉而来,兵马已经疲惫到极致,想必以你的聪明才智,能够轻易地看出这一点。并且,您的兵马应该已经整顿完毕,若是如此,那您可不要延误战机啊。我们这一战能不能取胜,就看您出兵的速度了!您放心,崇关肯定会出兵与你共同剿除非列武藏,只是,你等不得崇关的兵马,因为兵马还未整顿好。
等我们整顿好,说不准非列武藏已经坐稳了根基,再去攻打,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因此,您得先出兵走在前面,崇关的兵马随后就到!
谢鸿昌看到这样的回复,有点崩溃:这崇关,是不是不想出兵帮忙?他们竟然以没有整顿好兵马为理由!
贾商想了想:崇关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让我们前去拼命!不过,崇关主将卫清婉只是个小丫头,还会有如此深的心机吗?
那可不好说,卫家三兄妹是从东南域摸爬滚打出来的,若说玩手段,绝不会差。卫清婉,不能被单纯地看成是一个没有心机的小姑娘!
谢鸿昌有点犹豫了,这仗到底是打还是不打?
如果打的话,没有崇关兵马的帮助,只是让他们上,实在有些憋屈。
但如果不打,非列武藏堵在他回南域的路上,造成了他回不去的情况。一旦非列武藏的兵马休息好了,他再去打,就晚了。
谢鸿昌并没有很快想明白这个道理,但贾商不是吃素的,只听他沉声道:王爷,在这件事情上,其实我军并没有选择可言。无论打还是不打,那都得打。
然后,贾商将事情前前后后迅速地分析一遍,谢鸿昌无奈地长叹一口气:唉,没办法,咱们现在是被架在高台上下不来了!
因此,想要下高台,那就要将非列武藏消灭掉!这一仗,我们不是为崇关而打,也是为了我们自己。不管崇关来不来帮忙,我们都得迅速行动了。
既然问题分析地这么透彻,话说的如此清楚,那怎么可能还不出兵呢?
于是,谢鸿昌直接下令整军出发,全力进攻非列武藏。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如同滔滔江水,朝着非列武藏的大营进发。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山内的斯图兰已经听说非列武藏来到崇关的消息,谢鸿昌从山里退了出去,刘国忠也不在了,那斯图兰此时也该是出山的时候了。
斯图兰兵马只剩下两千余人,他还在犹豫,要不要出去帮非列武藏。
毕竟,自己的兵马实在太少了,这段时间又在山里饿了很长时间肚子,只是食用野果和野兽肉的士兵们,显得有些孱弱。
想来想去,最终斯图兰还是决定,先不要出去了。
他派探兵先出去,打探一下谢鸿昌和非列武藏之间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