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天下四方不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罗不凡掌控了唐朝中央范围内的绝数城池,他现在是实实在在地占据着重要城市。
并且,他在辖区内发展生产,随着温室大棚的不断发展,百姓们对他的拥戴也越来越强烈,在中心区域,没有人不承认他是华炎帝,也没有人不承认这唐朝。
其实,罗不凡并不着急让西域和北域认可自己,因为,那两个地域,除了镇守者是自己人之外,跟东域没有区别。在罗不凡看来,都属于沦陷区。
只是,那是待定形式的沦陷区,如果那两个域王愿意臣服,那才是真正的唐朝国土。
而四大区域,就没有一处是不复杂的!
仔细想想,当初鸿昭皇帝在位的时候,对于四大区域的统治,又何尝不是微乎其微,说白了,那些域王根本就是割据一方。如果他们觉得自己比较有实力,直接向皇朝造反,自己竖起一面大旗称帝,都并非不可。
并且,因为楼千元对于皇朝的压制,如果域王造反,皇朝也几乎没有能力去到那些复杂的地形进行平定。实际上,四大域根本就不是皇帝的,而是四个域王的!
罗不凡称帝,要的是四大域也牢牢的攥在唐朝的手里,搞分裂的情况,是不容许出现的,不然,他称帝又有什么意义?
但是,将所有的地域都攥在手中,加强统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罗不凡打算从眼前一点点来。
所谓侧卧之榻,岂容他人酣睡?东域王郭林就是个让罗不凡感觉很恶心的势力,这就相当于他睡觉的时候有一头猛虎侧卧在他脚下。如果东域王从水上开始进攻,可以直接攻打天京城、京兆关,广济城的水兵也能暗中行兵,偷袭元城关。
虽然郭林的士兵可能不擅长陆战,但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如今天下刚刚建立,罗不凡又怎么能容忍这样不稳定的因素存在?郭林,可以说是对唐朝稳定最不利的因素。
所以,这些日子,罗不凡一直在思考,如何把这个东域王从龙海城和广济城拉下来,换成自己的兵马。
时间一天天流逝,东域王也在发愁,该怎么应对罗不凡的朝圣之说。他仔细考量了一番罗不凡的实力,自己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如果执意反抗他,可能会遭受灭顶之灾。
可这个时候,东域王听说了刘国忠从天华山出山的消息,这个流寇,势力像滚雪球一样增加,已经拥有八万士兵,这让郭林受到了激励。他一个小小的流寇,从区区几百人,就能发展到这么大的势力,那我郭林呢?我可是有十几万大军啊,难道不能发展到几十万,或者更多?
这不得不说,给了郭林莫大的勇气,为他后来反对罗不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只是,郭林忽略了一个问题,他跟刘国忠有着本质的不同。他觉得刘国忠就是个流寇,自己的逼格比他高多了,相应地,取得的成果也应该比他强的多。但正是因为他的逼格高,才造成了,他的发展,绝不可能像刘国忠那么顺利。
刘国忠是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说的明白点就是,没有人打他。他大流寇的身份,吸引了无数流寇,并且是名正言顺的收拢!罗不凡建立了唐朝,也并没有下令诛杀流寇,这个不确定的因素,像一颗颗瘤子,罗不凡不知道他们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因此,他决定暂时先留着,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开刀。这意味着,流寇在唐朝的存在,基本上可以看作暂时是合法的。
而郭林,不合法!
他手上的势力只会越来越少,不敢有人明目张胆的投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