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崇祯皇帝回复的圣旨到达辽东时,卢象升这边,已经重新占领了广鹿岛大小长生岛。这些岛屿,都是大明东江军以后的屯兵之所。
如今整个海面上,就只有大明的旗帜,因此能保证海岛的安全。卢象升巡视一番之后,心中很是满意。这个时候的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感觉到,水师真得很重要。
和圣旨一起过来的,还有卢象升手下的骑军。毕竟之前战事的时候,基本上没有骑军的用武之地,因此,战马这些,就留在了明军站稳辽东之后,才被运输过来的。
一起过来的圣旨中,崇祯皇帝给卢象升讲了下祖大寿所部的败亡,另外,崇祯皇帝还从图尔格身上的窃听种子处获悉,满清准备制造靠海的无人区,就意图用骑兵来对付东江军,这一点,要卢象升自己斟酌应对。
如今的东江军,可不是毛文龙时代了。崇祯皇帝为了东江军能有骑兵可用,甚至特意布局为东江军这边夺来了两千匹战马。有了战马作为机动,建虏所制造的无人区,注定将是徒劳。
对于这些事情,卢象升都不意外,甚至包括祖大寿所部战没,在他看来,将军难免阵上亡,就算战死,那也是马革裹尸而已。(这个时候,大明这边还不知道祖大寿是先投降后被杀的)
这份旨意中,唯独让卢象升有点意外的是,崇祯皇帝在旨意中明确提出,如果他这边能抓获比较高身份建虏的话,就一定要活着押解进京。至于用来干什么,崇祯皇帝没说。而且就算说了,也没人会信。
不过卢象升很快就联想起了崇祯皇帝另外一道看似匪夷所思的旨意,就是万一抓到活着的镶白旗固山额真图尔格,就要把他放过去。
之前的时候,卢象升有怀疑过,该不会是那图尔格成了大明密探了吧?可是,后来一查图尔格的背景,他就觉得此事绝无可能。
然而如今,卢象升再次想起的时候,他就又怀疑了,难道皇上那边真有什么手段,能让铁杆建虏都成为大明密探?要是真能这样的话,那就太好了!就算豁出大的代价,也得抓到一些身份高的建虏才好。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了丙子胡乱之后,朝鲜这边的种种心向大明之举。
对于这些,说实话,卢象升是不认可的。真要有这个气节。就如以前倭寇入侵一般好了,朝鲜君臣从海路来大明,难道大明会亏待了他们?又或者,建虏能奈何得了他们?还是没有这个勇气!
不过,崔鸣吉的这份血书,多少也缓解了卢象升对朝鲜的恶感。他扬了扬手中那份血书问道:那个金尚宪是怎么一回事,为何求本官派兵去救?
于是,独步又介绍了一遍金尚宪其人其事。毕竟血书篇幅有限,真要详细写开的话,估计崔鸣吉就没命了。
卢象升听到这位朝鲜文天祥的事迹,倒也是微微动容,终于点头说道:如此看来,此人尚存气节,值得本官派人去救!
说完这话之后,他便开始询问细节道:不过本官要是出兵,也多有难处。
看到独步有点失望的样子,便知道他以为自己是托词不想出兵,就进一步解释道:建虏兵力如何,本官不知,此乃一处难点;其二,建虏已押着他回辽东,可本官这边出兵的话,时间上怕是赶不及!虽有心,却无力也!
听到卢象升真得有在考虑,摆出了具体的困难,独步不由得心中松了口气,连忙说道:总督大人放心,建虏所部兵力,就只有一千鞑子兵,由正白旗固山额真英俄尔岱统领;另外,还有四千朝鲜兵,由都元帅金自点统领,也奉令押解粮食,一起前往盛京。一路之上,他们行程缓慢,只要总督大人这边及时出兵,不能截住他们。
说到这里,他稍微一顿,就又马上补充道:等大明军队到了朝鲜境内,可秘密联络平安兵使林庆业林将军,他是领议政大人的同盟,同样心向大明,他会提供建虏北还之军的消息。
他说着这些细节,卢象升却只是非常关注其中一个点,领军之人乃是正白旗固山额真英俄尔岱。那个图尔格,不就是镶白旗的固山额真么?该不会是皇上早就料到了有此一朝,特意暗示自己,就是要抓此人回京师吧?
之前的时候,卢象升一直担心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下手。没想到,如今却送来了一个这么合适的?而且军情什么的,朝鲜人都会提供,又将是东江军真正陆战的第一战,这种种情况加起来,这一仗,不管从哪方面看,都值得打上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