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小说家-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红袖添香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秦时小说家>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红袖添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红袖添香(1 / 2)

“这……。”/p

“秦王在上,儒道宗师四字,伏念受之有愧。”/p

静立下首,耳边回旋秦王嬴政之言,伏念心中为之一突。/p

着有司封赏乃是在意料之中,这也是秦国法治通明理解的一点,而且封赏也不会轻薄的,然……儒道宗师四个字。/p

可就非一般了。/p

而今,儒家之内,仍为八脉,自己传承孟轲一脉,尽管占据绝大优势,然其余支脉也不可忽视,否则儒家绝对要元气大伤。/p

更甚者,接受秦王嬴政的赐字,无疑表明儒家的立场,真正投诚于秦国,或许,秦国将来真的可一下。/p

只是,现在毕竟还没有到达那个层次,山东诸国中,现在燕国魏国齐国楚国都在,无异于将儒家放在火上。/p

“寡人对伏念先生很是欣赏。”/p

“昔者,寡人入新郑,与韩非相谈,所言所语至今未曾忘却,寡人曾问韩非,既然所学所修为法家绝学,何以入圣贤庄儒道所在?”/p

秦王政神容之上,缓缓一笑,看着下方的伏念,口中之语未停,话语当年,明亮的丹凤之眸深处隐现一缕久远画面。/p

自己从未忘记过韩非。/p

奈何韩非家国为重,不为大秦献上一策一谋,欲要重要,但韩非不给自己这个机会,家国血脉真的这般重要?/p

那么,大秦一下,就是要湮灭那些所谓的世卿世禄血脉,让诸夏万民从此没有所谓家国之别。/p

厅殿之内,诸人寂然,未敢多语,对于韩非,诸人都知道这个人,虽然他的名字早已经为许多人忘记。/p

可他们不会忘记的。/p

只要《韩非子》一书存在,那么,韩非之名永远在大秦之内铭刻。/p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p

“法家之学可以富国强兵,助力大秦一下,然一下之后,单靠法家之学并不足以治理国家,一个国家,在府库充盈之后,便需要风华繁盛。”/p

“而诸子百家中,儒家在这一方面很是契合,寡人思忖良久,觉得不无道理,伏念先生可知寡人之意?”/p

对于韩非当初的这番话,秦王政一直没有忘记。/p

以法家之道富国强兵,以儒家之道施行仁礼,教化万民,双方互为其表,齐头并进,前提……君王有足够能力统御双方。/p

否则,对于一个国家来,便是不稳的。/p

“伏念知矣。”/p

伏念沉思数息,拱手深深一礼。/p

对于秦王嬴政这番话,伏念如何不清楚,而且从韩非所着《韩非子》中,也可一窥全貌,但知晓是一回事。/p

真正的施行下去,又是一回事。/p

儒家与法家均为诸子百家大家,春秋以来,法家愈发的旺盛起来,以自己的目光看将过去,实则只要一国想要富国强兵,就绝对不会抛弃法家的。/p

而儒家则是在某些时刻,可有可无。/p

是故,自己所修圣王之道!/p

内修戈矛,外修仁德,威德之剑出,四夷臣服!/p

“且武真侯也曾言,若然秦国欲行韩非当年之语。”/p

“实则可以将儒家之道,化入中央学宫,由中央学宫诸多治学大家给予统御,培养合适之人,伏念先生以为然否?”/p

诸子百家中!/p

秦王政手中早就有一份名录,有着罗网影密卫的不断收集,许多事情自己了解的很清楚,而儒家是其中一个特例。/p

农家与墨家,没有存在的必要!/p

儒家之内,八脉横行,虽有杂乱之人,但孟轲一脉诸人还是很识趣的,尤其是儒家掌门伏念,自己也很欣赏他的才华。/p

他所修之道,听王弟提过,乃是圣王之道,对于秦国一下并不抵触,反而在某些时候,可以为助力。/p

而针对百家,策略很明显。/p

顺从的,给予收服,为自己所用。/p

抵抗的,全部剿灭!/p

其余家,自行生灭。/p

伏念在咸阳宫的态度,自己很满意,而且儒家在齐鲁之地的根基很是浑厚,长远而观,也是一枚极其重要的棋子。/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