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天枢听年复,一再戏谑不敬畏祖宗先贤,心想这小子,一肚子坏水儿,要不是看他对翾楚好,还真是要好好教训教训他呢!
不过,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道教讲究的就是这种阴阳互生,也是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呀!
萧天枢解释道:“但符箓也不是道士随意所为的产物,而是有着一定规律的独特文字。唐代书论家张怀曾说:“案道家相传,则有天皇地皇人皇之书各数百言,其文犹在,象如符印,而不传其音指。”
年复说:“呵呵,兄弟莫要生气,我只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要这这样说的话,这些符箓,恐怕也有自己独特的书法名称吧?”
萧天枢说:“明代陈继儒记道家书也说:“道家书学详见于三洞经教部”,他认为道教书体共有32种,包括“本文”“云篆”“八体六书”“符号”“八显”“玉字诀”“皇文帝书”“天书”“龙章”“凤文”“玉牒金书”“石字”“题素”“玉字”“玉箓”“玉篇”“文生柬”“玉札”“丹书”“玉策”“福运之书”“白银之编”“赤书”“火炼真文”“金壶墨汁字”“琼札”“紫字”“自然之字”“会成字”“琅简芯书”“石箓”“琅简蕊书”等。
道教的这些书体,对于一般人来说犹如天书,无法辨认,连宋代大书法家苏轼也望字兴叹,他在天篆记中说:道教方士之书“笔势奇妙,而字不可识。”明代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也认为,道教的书法“其书类飞白而不真,笔势遒劲,莫能传学。”可见,道教书法有自己的体系和要求,它既来自于书法,又不同于一般书法。但它对文字的大胆突破,进行富于想象的变化,使道教画符具有不可否认的审美价值。”
年复羡慕萧天枢懂得多,便酸道:“想不到,还有这么多书法,兄弟真是天纵奇才呀!可不知道到底能不能修成神仙呢?我们这样……”
萧天枢说:“神仙是否有,是否能修成,这真好比一部二十四史,叫人不知从何说起。首先是神仙是否存在的问题,道教里把那些先天存在的主宰,称作神;而人通过修炼而达到长生境界的称为仙。早期道教宣扬的是肉体成仙,即肉体的不老不死,但是后来这个观点逐步被否定,自从内丹修炼出现以后,道教追求的则是元神不死了。道教追求的肉体长生乃变为元神的长存,张伯端悟真篇序文里说“长生不过是吸引人学道的说法,而人不死的只有元神。”后来全真教干脆说“世间哪有不死人?”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