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11(1 / 2)

“真的,我骗你做什么?”萧景琰低声道,“我也学不会撒谎,你又不是不知道。”

林殊歪着脑袋沉思,半晌才叹了口气,“我同霓凰定亲不假,但你是我最好的兄弟,我俩能一起讲的话,自然也能讲与你听。嗯,而且听母亲说,静姨最近也要给你说亲事了,待文定后,那我们就是四个人。这样不是更好么?——你又生气了。”

他的眼睛像鹿一样,映照着闪烁的烛光,“我没生气,”萧景琰目光一沉,“但是,我还不想结亲。”

“你怎么能不结亲呢!你是靖王,以后就是靖亲王,日后须得有个靖王妃,还会有靖王世子……”林殊兴高采烈,“若是你有儿子,我有女儿,或者倒过来,那咱们还能指腹为婚做亲家!这样,就永远永远在一起了。”

“说你是个小孩子,还不承认。”萧景琰拿走那卷书,放到桌上,“挨了打就歇着,不差这一会功夫。”

“哦……”林殊撑起上半身,未束的头发披了一肩,“水牛,你要回去了么?”

“嗯,不早了,明日还有早课。”萧景琰想了想,又握住林殊一只手,在掌中摩挲,“以后不许喊我水牛。”

“为什么?”林殊不解,“你脾气倔得像头牛,还喜欢喝水,不是水牛难道我喊你别的?”

“可以啊,喊别的罢。”

“喊别的?你不就是想让我叫你靖王殿下……”

“我有那个意思,天打雷劈。”萧景琰干脆坐在床边,掰过林殊的下巴,强迫他看向自己,“小殊,你我自幼便长在一处,虽不是亲兄弟但胜似亲兄弟,咱俩的情分,无需多言。我母亲虽然入宫,但位份低微,我不过皇七子,资质平平,性子执拗,想来以后也不会太大的出息。”

“瞎说,”林殊扭扭身体,“萧景琰,你这叫妄自菲薄。”

“我对自己非常了解。”萧景琰松开手,林殊侧过身体,黑眼珠一瞬不瞬,“可你为什么不许我叫你水牛呢?”

“喊了好多年,腻了,喊点别的。”萧景琰一笑。

“喊别的,喊什么啊……”

“你仔细想想。”

“萧景琰。”

“换一个。”

“景琰。”

“再换一个。”

“……我明白了。”林殊背过身去,“还说没压我……”

“快喊,”萧景琰搂住他的肩膀,“喊了我就走,明日再来看你。”

林殊脸埋在被褥中,只留个脖颈在外面,“去去去,你快走,明日也别来看我!”

“快喊。”萧景琰挠他肋下,“不老实,当心我搔你脚板。”

“好吧好吧,我认栽。”林殊的声音听起来格外无可奈何,“景琰……哥哥。”

放下笔,萧景琰面露茫然。

“殿下,这本书可有什么问题吗?”列战英走进议事厅,见他盯着《翔地记》发愣,开口问道。

“没什么问题。”每一条目他都细细研读过了,梅长苏的批注也读了又读,甚至抄下研究。“没问题就好,”列战英抱着头盔,“我看您读这本书好多天了,还以为有事儿呢。”

“就是没问题,我才觉得不对。”萧景琰揉了揉酸痛的手腕。抄录的批注被他圈圈点点,笔墨淋漓,梅长苏的批注看起来仿佛只是单纯的对山水草木的评价,并未涉及其他,更无嵌字藏头。“若只是一本普通的游记,为何苏先生、蒙挚,乃至母亲……都对它如此在意……”

一个参将走了进来,“殿下,户部尚书沈追求见。”

“沈追?”萧景琰长眉一挑,“这么晚了……他来做什么?”

第十八章

萧景琰由滨州侵地案与沈追相识,其后沈追升任户部尚书,二人时常讨论国计民生的诸般事宜,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沈大人夙夜前来,是有什么急事吗?”

沈追将一份文书递给萧景琰,面露焦虑。霜降之后,各地上呈秋收的年表,有五个州府连遭天灾,几乎颗粒无收。“既如此,便需朝廷拨付粮款赈灾,沈大人找我,可是需要我做什么?”

“靖王殿下。”沈追摇头叹息,“您十年未涉中枢政事,有些事,怕是您根本不知道。”

萧景琰不解,沈追又拿出两份奏折,展开一一详述,“这赈灾一事,在太子和誉王眼中,可是好大的一块肥肉。朝廷拨下去的银两,十分中能有三分到灾民手里,那便是大幸了……”

沈追的意思,是让萧景琰去主持本次五州府的赈灾事宜。萧景琰满口答应,送走沈追之后本想去找梅长苏商议,可一看时辰,已到子时,料想梅长苏早该睡下,思虑再三,决定还是不去打扰,一切待明日朝会归来后再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