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163(2 / 2)

如今齐珩成了太子,她们自然也被封为太子良娣,再过几年有新人进来,她们就算是跟着太子从潜邸出来的老人了。

——客人前脚刚走,后脚就来了人啊……

齐珩想了一会儿,对宫人道:“让她进来。”

正如杜家现在安静老实,不代表以后也会一如既往地听话,虽然现在他只有旭郞一个子嗣,但不代表以后也只有一个长子。

有些事情,他虽然骨子里不喜,但经历了这么多事,也知道不可不为。

——既然少不了得去想、去做这些事,即便无人能陪他,以后怕也不容易感到孤独了吧。

……

元章二十五年的春天,璟亲王赴封地,同行的还有一直在璟亲王身边长大的十一皇子。

从天京到莱夷卫的这条路,他们曾经走过,只是再去的时候,已经物是人非。

第一五七章分道

璟亲王离开天京,前往封地,但京中的王府还在,所以有少部分人会留下来为璟亲王看守府院。

留下来的人中,就有王府的夫子罗秦。

“你一个人留在京中,要好好照顾自己,虽然会试在即,但也要注意休息。”

虽然去岁年初青州朝廷经历了动荡,但秋季的文举并没有受到影响,到了桂花飘香的时候还是如期举行了。

对于一个破碎的朝廷来说,急需吸纳新鲜的力量,填补自己的百孔千疮。

而那些即将通过考官入朝的举子,也将面临一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总有人会脱颖而出,甚至千古留名。

罗秦已经除服,他也要参加今岁的春闱。

以齐璟对他的信心,坚信他们璟亲王府怕又要出一位会元了。

不过为了不给罗秦压力,齐璟大多时候不提文举的事情,让他随心准备。

此刻,七皇子看着眼前的书生,虽然对方比自己年长许多,一路也经历过很多挫折和困难,算是饱经风霜的人,但他看上去依旧清风俊逸,眼神甚至如少年一般纯粹。

罗秦曾经因为父母守孝未能参加科考,也因旁人之故耽搁了年岁,郁郁不得志。可他始终积极地面对着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他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野陵先生的教导之恩,齐璟的救命之恩,从不怨天尤人,只踏踏实实做自己的学问,而且还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需要帮助人伸出援手,比如照顾育幼院的孩子。

齐璟认识的罗端行,就是这样一个光风霁月的人物,让人不禁佩服他的才学,也欣赏他的品行。

人生有时候真是奇妙得很,元章二十一年春,齐璟是在从莱夷卫回天京的时候,途径蒙良郡,救下了罗秦和邓松他们。

转眼四年过去了,他们身边来来去去了很多人,罗秦始终在齐璟府里。

如今齐璟又要去莱夷卫,而他们,也到了暂时要说分别的时候。

就好像两条轨迹,曾经因缘际会相交一起,然后又分开,继续走过各自的人生。

虽然说分别之后各自都有美好前程要奔赴,可因为再见的日子不怎么确定,使得这场分别多少添了几分离愁别绪。

不过齐璟很快就调整了过来,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总要向前看才好。

更何况他们曾经的相遇,都是些非常美好的记忆,哪怕是分隔两地,也能牵挂彼此,这就足矣。

“请殿下放心。”罗秦对眼前这个人的感情,已经不能简单用感激来形容。

除了早逝的父母和野陵先生,还有邓松等育幼院的孩子,他心里最亲近的人,就是齐璟了。

这位殿下是这么的与众不同,给人格外真切的感受,好像待在他身边,没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没有什么悲伤走不过去。

几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但这应该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之一,就跟在父母身边、在野陵先生身边的时光一样美好。

分别是难过的,但他始终相信,他们绝对还有再见的时候。

齐璟目露不舍:“这段时日邓松他们也在王府,有人照顾,所以你不用担心,安心准备会试就好。”

邓松要参加秋季的武举,齐璟不想叫少年来回奔波,所以让他也留在了天京,正好与罗秦照应彼此。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并未加入七皇子暗卫营的孩子也留了下来,他们会暂时跟罗秦生活在一起,将来离开王府,去过简单快乐的生活。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罗秦站在天京城外,与送行的人们一起,看着那长长的、远去的队伍,心中倍感惆怅和失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