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牵涉到了价值观的问题了。
对我而言,清醒的面对真实而奋力挣扎,无论努力的结果如何,即使真相再残酷,都好过自欺欺人的相信他人编织的谎言,甚至成为一粒任人操弄,还对他感激涕零的棋子。
也许在本质上,我与写作《荒木载记》的枫岫,有某些相似之处。(笑)
*※*
正因为对於枫岫处世的价值观的理解,原剧里他与湘灵的情感,在我而言相当的不可思议。
百年前偶然有机会见到崇拜的作家,发现对方风度翩翩又帅气,美丽的少女芳心暗许。後来听说他因为写作而负罪,不得不流亡异乡,生死未卜。少女於是放下公主养尊处优的生活,冒著生命危险穿越数万光年去追求所爱。对方受到她的痴心感动,终於愿意回应她的感情。
这个故事基本上相当符合言情小说常见的模式,如果不考虑感情上互相理解的层次,似乎也并无可以挑剔之处。
但是做为一个举世皆浊我独清型的知识份子,在无法在知的层面上与他相同,是无法让他心动的。
诸葛孔明娶黄家丑女,许允娶阮家丑女,都是许多人不陌生的故事。诸葛孔明与许允都是当世的青年才俊,何以甘心娶一个其貌不扬的女子?
正是因为黄家女与阮家女皆有令他们心折的见识和智慧。
霹雳原剧的男女爱情很少让我感动的故事,正是因为它们往往开始於郎才女貌的一见锺情,或者是英雄救美的模式,而少见因为智慧之光的并驾齐驱遂互相吸引的故事。
在此附带一提,儿时我非常喜欢素还真和风采铃的故事,正是因为他们是以才智而互相吸引。
基於这些考量,我希望让枫岫与拂樱是在斗智的较量里,互相拉扯著对方一同往情字的泥沼里深陷。
*※*
太过聪明的人,往往会犯下一个错误,那就是对自己的理智太有自信。文里的枫岫与拂樱两人都具有这个问题,枫岫又更胜拂樱一筹,於是在面对情关时,枫岫的自我折磨也就比拂樱又多了许多,相较之下,拂樱虽然嘴上别扭,但是其实比枫岫豁达。
在自我挣扎,自我折磨,强自做出违心的言行之时,这段情几乎因此错过。虽然最後在火宅佛狱里,两人终於坦诚相对,其实还是晚了。
若是枫岫能在更早的时候就对於自己的感情坦白些,也不至於走到那一个难以转圜的困局,甚至有了後来樱花林下的三十年等待。
基於同人对我而言,本就是立足在补憾之上,於是我又写了「胡不归」,让枫岫在一番波折之後,还是找到了能够让拂樱清醒的方法,以圆满了他们因为一度几乎错失的感情。
在拂樱清醒之後的「风入松」,则写了他们到杌馆後的日常。「风入松」是个曲牌名,松叶如针细密,微风入松林,发出的声响是相当轻微的,不似阔叶林木明显的声响,必须静心聆听,才能品出其中滋味,正符合退隐江湖後的生活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