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有缘,则来日方长,可图可期。
随着大江山退治的胜利,京都阴阳师势力盛起,前前后后完成了不下百余场规模或大或小的妖怪退治,曾在平安时代留下绚烂风采和天方奇谭的妖怪渐渐消隐在了人类的视野之中。
然而,妖怪退治后统治者并未得到期望中长治久安的平安京。相反,频仍的内战日渐损耗着国力,皇室力量逐渐走向衰败。昔日恢弘的殿宇神社变得老旧,就连作为皇宫正门的朱雀门也显现出前所未有的萧索图景,而与之相对的罗生门早已在战火中破败不堪。
相传,通过朱雀门可以看到人间最富丽的盛景,透过罗生门则能够看清现世与常世的分别。若能顺利走完贯通两门间的朱雀大道,便能知悉生死、贫贱、富贵的种种因果奥秘。可惜罗生门旁鬼气森然,鲜有人敢轻易靠近。偶有大胆之人经过,也是被守在罗生门下的一个独臂浪人迅速驱离。
浪人已在门下守了许多年了,他华发如雪却有着不朽的容颜,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也没有人敢上前打探。
他有两片从不离身的羽毛,一片漆黑如墨,一片洁白如雪,它们会在夜晚浮起暗红的灵光,一看便知不是凡物。他常常举着它们端详,从深夜直至天明。
浪人喜在夏夜摇响挂在腰间的铜铃,有人说那是在引渡迷路的亡魂或鬼怪。
只有他清楚,自己不过是在等一位故人。
神明堕妖、妖鬼成人、凡人登仙,有些不过一念之差,有些却要经历曲折的轮回。
那位故人约莫是走过了最为曲折的那道轮回。
浪人的怨恨早已被光阴磨平,他仍看不懂世间的善恶、好坏与因果,却依然笃信一切都要“顺其酒然”。
就像他的故人,从神明之子到平凡的沙弥,再到鬼王,继而重获神格,一切都是自然而然,自有定数。
他虽参不透其间法理和那位故人的心思,却愿用最愚笨的办法等待下一次轮回的开启。
他不时会想,如若重逢又当如何称呼那位故人?
伊吹神明之子?酒吞童子?吾王?首冢大明神?
还是默不作声吧。
又有谁知倘有一日他将以何种身份走过这道罗生门呢?
浪人想,不如久违地唤他一声,挚友。
一如那个夏夜穿越重重人海的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