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59(2 / 2)

如果要带乐团出去比赛,一首可以彻底体现出乐团水平的优秀原创作品绝对是加分项。

更何况,这首原创作品已经不能用“优秀”来形容了。

即使是见多识广如丹尼斯和安德鲁也有点难以置信:这写得未免……太好了吧?真的是这位我们都没听说过的作曲家的作品吗?

“我和Evan一起写的。”穆康介绍说,“这是扩充后的完整版,最开始带乐团排的版本比这个短。”

“上一回过来,康只有一天时间作曲。”林衍说,“所以我们先带乐团排了个五分钟的初始版本。”

丹尼斯和安德鲁交换了一个惊讶的眼神,丹尼斯看完分谱看总谱,翻来覆去看了半天,一直没说话。

虽然穆康说是和Evan一起写的,但丹尼斯和安德鲁都是专家,明白林衍不是作曲家,最多只能在配器和细节上作调整。

谁才是这部透露出天才气息的作品的第一作者,答案不言自明。

安德鲁幸灾乐祸地看着处于失恋边缘的丹尼斯:愿上帝保佑你。

排练安排了整整两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分声部排练,到了第二天下午再合排。

第一天上午,丹尼斯在主楼的一间小教室给木管进行一对一指导,林衍、穆康和安德鲁去给铜管声部排练。

三人刚一走进热火朝天的排练厅,长发小号男孩就飞奔而来,也不嫌弃人渣味儿,一个猛蹬直接跳到了穆康身上,凑到他耳边狂吼:“穆先生!你来啦!我以为你不会来呢!”

男孩儿头发长长了不少,发梢都能碰到穆康胳膊了。

穆康托着他的屁股,僵硬地说:“小点声,还有,你下去。”

长发小号男孩跟没听见似的,抱得更紧了。

穆康:“……”

其实若把四位指导老师的人气排个序,丹尼斯铁定是第一位。贝恩先生幽默风趣,既不像亨利先生那么无聊,又不像林先生那么严肃,更不像穆先生老是一副凶巴巴的样子,是乐团里包括安娜和特雷西在内的所有女孩儿心中的白马王子。

然而铜管声部清一色的深色皮肤小男孩,只有圆号声部有两位看起来酷得不行、似乎喜欢女生多过男生的女孩儿,穆康这种随性不羁的才子范儿居然在男生中很吃得开。林衍笑意盎然地观赏穆康手足无措的样子,一点要出手帮忙的意思都没有。

穆康忍了几秒忍无可忍,拎住长发男孩的脖子把人从身上扯下来,冷冷地说:“曲子有练吗?”

长发男孩得意地说:“已经能背了,先生。”

林衍:“很好,那就开始吧。圆号声部先去找亨利先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剩下的声部到我和穆先生这里来。”

完整版的《林中精灵》虽然比原始版本长了一倍,但多出来的部分都是主题的变奏和再现,小成员们拿到新谱子后很快就能上手。长发男孩的得意并不是自夸,小朋友们在老师不在的时候确实很自觉,每个人都把曲子练得滚瓜烂熟,每个人都殷切期盼着老师们能快快出现。

每一双眼睛都在问:还有新曲子吗?我们还能排别的!

这支在丛林深处默默无闻、悄然成长的乐团,师资力量虽然听起来雄厚,指导老师个个都是国际大咖,但实际上教育资源和教学水平都深受硬件设施限制。乐团几个月才能正式排练一次,大部分时间里,老师只能通过远程指导的方式给学生上课。总的来说,练习靠自觉、靠努力、靠天赋,就是不太靠老师。

这使得即使小朋友们求知若渴,真正能学到的东西仍十分有限。

因为学音乐不能没有老师,就好像做学问不能没有书一样。

排练的进展快得惊人。几位老师原本打算这两天只把《林中精灵》排好,谁知乐团成员的用功和热情出乎意料,一天下来就把曲子走得几无瑕疵,可以直接进入合排阶段了,第二天上午便改成了排《超人组曲》和宫崎骏。

夜幕降临,几个人围坐在民宿客厅的餐桌前愁眉苦脸地吃饭。丹尼斯和安德鲁有样学样地把混在米饭里的水果挑出去,穆康起身问老板要来了几罐啤酒分给大伙儿。

穆康颇有经验地说:“酒可以送饭。”

丹尼斯道了声谢,打开啤酒猛灌了一大口,对伙伴们说:“我想让安娜和特雷西去美国。”

林衍了然道:“她俩确实很有天赋。”

“可以跟我学。”丹尼斯认真地说,“不过我更想把她们推荐去Emmanuel那里。”

穆康喝了口啤酒:“如果没有奖学金的话,学费不便宜。”

安德鲁也说:“还有生活费,他们家里负担不起。”

几位艺术家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面面相觑半晌,林衍说:“只能先把他们带出去演出,拿到一点成绩后,再看看基金会有没有合作的奖学金可以申请。”

丹尼斯靠在椅子上抹了把脸,叹道:“你说得对。”

安德鲁:“演出已经定了十一月在M市,基金会赞助的一场公益性质的演出。”

林衍:“时间多长?”

安德鲁:“应该是一个半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