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运会结束的时候,一班总分排名是第一,名副其实的一班。班里每个同学都有荣与焉,喜笑颜开。发奖状周明琛也上去领了一张,吴浩则懊恼的坐在位子上,他跑了第五名,差一点就可以进前三了。
全班同学都在讲台下面鼓掌,宋老师欣慰把奖状递给周明琛,老怀欣慰:“还可以,周明琛和吴浩这次都算努力,值得表扬,不过嘛,明年再接再厉。”
吴浩抖抖脑袋,提起了精神,是啊,明年还有机会。
周明琛脚下步子一个踉跄,差点没趴倒在地上。
校运会成为了一次契机,先是吴浩本人最近变化挺大,以往从不低头看人,进出教室都有几个小跟班,现在变成了独行侠,话少了人也谦虚了。
同学们想起上次连班长自己都认了错,周明琛平时也没飞扬跋扈,反而挺努力认真,又为班里做了贡献,见到他眼神也不再躲闪害怕,变得亲热了几分。
虽然对同学们的亲热敬谢不敏,但周明琛后知后觉的感到,老班还是有点英明神武的。
也可能是,小城里的少年就是这样纯粹,喜怒哀乐总是那么鲜明,如疾风来如骤雨落。
这也是他们活得最自我的年纪,会为了成年人眼里的一些小事,牵动情绪伤透脑筋。一言不合就可以大动干戈,头破血流,事情过去也可以轻易握手言和,成为朋友。
第27章第27章
隔了一个多月,出版社那边终于有消息,决定买下程溪的笔记本版权,问他们什么时候有空出来签约。
给王先生留的是周明琛的电话,所以他是第一个知道的。放下手机的那一刻,周明琛轻笑了下,心里一块大石落地。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段时间几个舍友虽然不说,但一直都记挂着。
签完约那天,四个人一起去吃自助餐庆祝,即将有稿费的程溪请客。周末人多,他们在门外站了小半个钟头,才领到牌子进门。
一进门,几个人对了对眼神,便心有灵犀的散开,如鱼得水一般穿梭在各种食物中,蚂蚁搬家一样,一趟趟把喜欢吃的东西搬到桌上,叠起的盘子把桌子挤得满满当当。
自助餐厅里的顾客,许多是一大家子,或是三五朋友,也有年轻的情侣,但一桌桌扫过去,没有一个是落单的。食物或许谈不上多美味多高级,但却分外可口,与同行的人说说笑笑着,一顿饭不仅仅是为果腹而已。
几人手上都忙活着,周明琛和程溪往鸳鸯火锅里下了肉丸虾饺和素菜,冯简宁和马晓宇之前来过几次,熟门熟路的刷酱料烤肉串。不到一会儿,炉子上烧烤滋滋响,肉串发出诱人的香气,馋得人直流口水,火锅里汤底沸腾,一边红辣椒翻滚煞是好看,水蒸气呼呼往外飘,马晓宇眼镜都糊了,忙拆下来拿衣服抹了抹。
杯里装了新鲜果汁,冯简宁率先拿起,眉飞色舞的拽起了英语:“cheers!”
旁边三个听着,很给面子的憋着没有笑场。虽说这发音十分只能打三分,要让英语老师听见,肯定会捂脸说这不是我教的,但好歹内容正确呢,不容易了。
几人一齐碰杯,高声语:“cheers!”
放下杯子,周明琛终于忍不住,拍着桌子哈哈大笑出声。
马晓宇和程溪见状,对视一眼,也无声的笑了笑。冯简宁一脸的茫茫然:“老周你笑啥?”
周明琛摆了摆手:“抱歉啊,实在没忍住。”虽然他眼里一丝歉意也没有,只有满满的笑意,朝冯简宁眨了下眼,“老冯,你说你这英语,怎么不用在关键时刻?要在考试时能用的这么应情应景,英语老师也不至于整天盯着你背单词了。”
迟钝的冯简宁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装洋气不成反被嘲笑了,英俊的大男孩脸颊红了红,恼羞成怒,从盘子里拿了一个小蛋糕,眼疾手快的塞到周明琛张开的嘴里。
本来玩闹的气氛静了一下。
周明琛垂眼看看嘴里的蛋糕,又抬眼看对面的冯简宁。冯简宁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一下怂怂的缩回手坐回位置,后背紧贴着椅子,表现的十分没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