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开始一整年,就在听雪夕照轩论坛有一搭没一搭地更着,当时完全不知道能不能写完,以及会写成什么样子,不过是心里有种表达的冲动,有个编织的念头,手痒不能停。
然后居然码完了。当设计MM发来排版样稿,三卷页数一模一样,简直巧合得吓人,真是得意非常。又做完了一件事,充实与空虚并至。原本在写的过程中,有过许多杂七杂八的念头,预备完结时都写在后记里。结果面对近乎完美的页码,作为一名强迫症患者,忽然觉得后记很多余。
更何况,过了这么久,不管当初想说什么,如今大多不记得了。
最初决定写这样一个故事,是希望拯救自己于日益沉沦的现实生活中。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轻易不可将文字所呈现出的形象去对应作者本人形象。这就跟找对象一样,互补效应很常见。比方说我,会努力写我喜爱的人,渴望的事,尤其是自己无法成为的人,无能做到的事。所以故事里的形象仅是我自己所向往。
正因为如此,中间几度写得超级郁闷,还是竭尽全力向光明了写。
结果反而更加郁闷。因为它更清晰地提醒自己和看文的亲:这不过是个编造的故事。而我们,依旧在泥泞的现实里沉沦。
我不敢回忆,十八岁考上大学,第一次坐在高等学府课堂里,如何暗暗打定主意,要一口气念书念到念无可念。仅仅不过两年后,就彻底放弃了当初的理想。
许多年过去,希望、正义、善良、真诚、勇气、坚持……曾经引以为傲视若珍宝的东西,无不一点点主动或被动地舍弃。每一次,都无语望天,无颜自省。活得越来越卑微,越来越胆怯,越来越懦弱,越来越变成自己也不喜欢的样子。
码字,可以暂时忘记这些。码字也可以提醒自己一些事,不至于真的什么都想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