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3(1 / 2)

闪了一下就过去了。

就像回应他的好奇心,林勇住进来的第十三天,男主人回来了。

吴包谷已经不知道还有什麽必要回这个家了。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过,可他的心却阵阵发空。

吴家兄弟仨,老四是个女儿。老大叫吴高粱,老二就是他,叫包谷。三弟叫大豆,最小的妹妹叫吴麦穗。

从四种粮食作物的名字上就能听出吴家是干什麽的。地板二的农民不说,还种的都是杂粮,连水稻这种精贵货都没得种。

吴包谷小时家里并不富裕。可兄弟仨排得紧,一年一个,都长到初中时就能帮家里下地了。又赶上了政策好,四名男丁的吴家一下就富起来了。

父母手头有了钱,先关灯摸黑造了个女娃出来,就是小妹妹吴麦穗。和老三吴大豆整整差十五岁!

吴爹是个高瞻远瞩的人,除了钻政策的空子有了女儿,他还想送三个儿子再去读书。

可惜包谷三弟兄在高粱地包谷地和大豆地里都野惯了,谁还愿意老老实实坐回课堂?

把吴爹给气得……最後,仨兄弟抓阄,吴包谷就成了那个倒楣蛋。夹起小铺盖卷,去鞍山上了所技校。

蓝彩凤是吴包谷技校的同学,两人同龄。刚从农村来到大城市的包谷什麽都不懂,两年技校,全是家在鞍山的蓝彩凤罩著他。

两年的小知识分子生涯在吴包谷的一生里起到了决定性的转折意义。他除了人长大了,变高了,变魁了,还明白了知识的力量和城乡差别。

技校毕业,吴包谷也不愿意回农村了。大学没考上,却和蓝彩凤一起考上了矿业大学的大专班。

吴家一听老二包谷留在鞍山上大学了,举家放炮仗,坐著手扶拖拉机就进城看儿子。蓝彩凤顺水推舟,把没处安顿的吴家老少爷们儿请进了自己家。吴家进城看秀才儿子,变成了两家父母见面。

吴爹没带见面礼,就把给儿子带来上大学的钱先做了定亲彩礼。蓝彩凤的爹接过当时还挺昂贵的5000元人民币,立刻拍板,把闺女彩凤许给了吴包谷。

吴包谷三年大专在感情上都懵懵懂懂的。大概是从自己爹交给蓝彩凤爹5000元的时候他就认准了自己已经是个有媳妇的人了,所以那三年,吴包谷开始起步自己的事业。

蓝彩凤是个典型的东北女人。护家,会过日子,还旺夫。

上了大专两人就是正式的未婚夫妻,吴爹寄给包谷的学费生活费全由蓝彩凤统一管理。吴包谷只管吃香的喝辣的,逢年过节还回未来老丈人家打牙祭。

三年後毕业,吴包谷用蓝彩凤攒下来结婚的钱通过熟人贩了批焦炭发了一笔。两人很快用这笔钱结了婚,并在沈阳安下了家。

那头有蓝彩凤的爹和自己的关系,这头是小夫妻俩亲自坐阵。当吴包谷用贩焦炭的钱在北京买下第一个门面房的时候,光溜溜的他搂著光溜溜的蓝彩凤,躺在床上憧憬著他们的美好未来。“我吴包谷的儿子再也不用种包谷了。”这就是吴包谷最初的奋斗理念。

在北京购下的地产越来越多,夫妻俩自然而然很快就搬进了北京。

吴包谷性格豪爽人又大方,朋友多路子广。加上手上有钱,很快在北京站稳了脚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