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89(1 / 2)

下朝后见时辰尚早,难得一日清闲,皇上叫人摆了驾,往弘文馆走一趟。

隔着宫墙就听到诵书声,抑扬顿挫的,倒是一点也不含糊。听说皇上到了,满屋孩子都跑出来,有模有样地跪下迎驾,也就这么寥寥三五个,都还是一团稚气。

先帝新崩,二子伏诛,宗庙凋敝,新皇守丧不娶,却下诏把几位皇侄接到宫里亲自教看。

本来因着两位王爷谋反逼宫那样的大罪,府里子息怎么也该贬为庶人了,然而新皇只是叹了一句,李家如今还剩几人,真要朕做孤家寡人不成。众臣也就不再多论,说到底也是皇上的家事。

有那心思稍微深点的,私下里也会感叹皇上谋虑缜密手段漂亮。那两家外戚虽然一时大伤了元气,到底还留着根基在,剩这几个李家的王子皇孙,留放在外面叫两户母家教养,日后成不成得了气候都是麻烦。倒不如拘在身边,掀出什么风浪,都是在皇上眼皮下看着。

夏夷则正抬眼看着,小孩子长得快,比刚进宫那会儿高了些,他也不太认得,只觉得模样都差不多,既不喜欢,也不至于讨厌。

兵戈既见,同根相煎,他本就不是狠硬心肠,经历这一番死的死亡的亡,过往那些仇怨,早就渐渐变成虚枉,他也没什么能再执著的。眼前这些孩子,怯怯喊他一声皇叔,夏夷则心里一酸,沉默片刻,点头应了。

便坐下,问起课业,耳听得对答,皇上面上并无明显悦色,只是问罢把老师叫进来赏了一番。

稚子天真,年纪又尚幼,可也不是全然不懂事,夏夷则想,多少也是知道那些争斗的吧,待到再长大些,对自己也未必不怀恨。却并不多问,喝了茶,开口教他们记得宽仁孝友,兄弟亲睦。

大约是听得多了,最小的那个已经有些心不在焉,眼皮眨了又眨。

夏夷则便问他,是否真的明白。

“回陛下,”孩童的嗓音还很稚嫩,可谈吐已十分清晰,“因为我们都是李家的血脉,有着为万民表率的责任。皇室和睦,则国运昌盛;皇族不和,则百姓难安,我们必须时刻警醒自己的品行,方能对得起天子姓氏的尊荣与高贵。”

“相互亲敬友爱,也能时时体会到人世之欢喜。”

夏夷则听罢并未评点,眼睛却微微眯起了,脸上一片了然。

“又去见清和了吗?”

他问得平静,很是清楚的样子,倒把他那皇侄吓了一跳,心想到底是皇上。

夏夷则轻轻笑了,“朕的师尊说的话,朕自然听得出来。”

那孩子心性简单,见皇上神情温和许多,便吐吐舌头,渐露俏皮之色。弘文馆离三清殿不远,他们偶尔会去看清和道长,皇上一直是知道的。

最开始一日,有从未听过的琴声顺着风传来,案头的书便看不下去了。小孩子懂什么曲意呢,听到了那种辽阔静远的声音,也只是觉得好奇。夫子讲完课,他们便循着琴声找到三清殿外。大约是吵闹的声音有些大吧,琴声便停了。弹琴的人打开了门,后来他们才从宫人口中知道,那便是帝师清和。

鬓边分明是皓雪千重,眉眼面容却这样清俊不老——小孩子们只是想,三清殿里原来住着仙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