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提笔的时候,只是想写一个师徒日常的故事。积着深雪的山上,有梅花开了又落,有仙鹤飞了又来,也有一对师徒,平静地度过了岁月,然后分别或者重逢。
我想这应该是个很简单的故事,但是写到最后,几乎耗尽了所有的心力。
在缓缓铺展开这个故事之后,在我和读者越多越多地被他们吸引之后,才发现这幅以为简单的图景里,我的想象和叙述,都远远不够。
这是很难写的一对师徒,他们美,却含蓄;他们的感情深,却内敛;他们的关系里有挣扎和冲突,却太过聪明,相互体恤。我无法用太过热烈的笔触,也无法设计太过狗血的情节——他们心有七窍,通透明白,就算命运给他们设置了重重阻碍,在勇敢、聪慧、信任和理解面前,也掀不起太汹涌澎湃的波澜。
这样戏剧冲突无法太过爆发的关系,越写到最后,越搞得人近乎崩溃。斟酌着撒糖,稍微外漏多些,会担心与两人含蓄的风格违和;小心地藏刀,因为这份感情实在深厚,没理由仅凭我的喜好给予太过悲伤的结局。
但是为什么还如此喜爱着这个西皮呢?
因为那份一脉相承的风流情貌,实在赏心悦目,因为历经十余载的朝朝暮暮,实在情意绵长,因为在命运面前他们坦诚地对彼此表达了的珍惜和重视,实在动人心扉。
端肃的外表之下,也有肌肤相亲的温柔,从容和冷静背后,也有贪嗔和爱憎。这种反差,深深地萌;反差里蕴含的热,才是太华师徒看似冷冷外表下的真谛。
是什么让一份感情变得不可替代——是相伴过的岁月,那是生命的一部分;是分享过的情怀,那是灵魂的一部分;是承担过的悲喜,那是命运的一部分。
而这些,都是他们的感情。那么这份感情,要怎样才能不浩大,不迷人,不久远呢。
所以还是让自己耐心起来,从最初的岁月一点一滴地写起。那是感情的地基和砖瓦,实实在在地砌起来,就能更安心地相信,这份厚重的美好,深藏在岁月里,永远不会随风而逝。
初初成长的章节,写得总是轻快,师徒的情谊还很单纯,“你活着,就好像我也没死”,这样关乎传承的期待,只是写着也会感动。情窦初开的时候,也写得愉快,两个都是那么聪明的人,没有看不懂的,也没有想不开的,进进退退,都像是一支舞曲。但是渐渐的,就真的长大了,有江湖恩怨,有身世风云,有夺嫡纠葛——命运一下子展开了好几个频道,每一个都不再单纯美好。
这些章节显然不会那么甜美了,但是苦和甜,总是相伴相生,不经过这些,也就不会有脱胎换骨的人生,也不会有经历洗礼而升华的感情。反而是这些章节,我在写的时候,更容易去渲染出“爱”这个字眼。
真正觉得难办的,是原作背景下,怎样安排一个足够美好的结局。
在原作那种背景下,有一万种BE的理由,可是同人,不就是为了全一个念想么。回头看写过的章章句句——那些用心堆砌过的砖瓦,又不是为了垒出一个巨大的悲剧。
所以在正文的最后,他们还是执手白头的模样。有血腥,有筹谋,走在一条荆棘丛生的路上,人渐渐会改变——但是不变的,是对彼此的珍惜。
人总是要保留着生命里最珍贵的东西,不管命运如何,不管割舍什么,至少,那种支撑着我们对人生怀抱希望的,真正美好的感情,永远不会被心灵抛弃。
然后说一下番外吧。番外是正文的补充和扩展,也许有关系,也许没关系,全看你乐不乐意接受。
番外一是前尘。灵感是清和的法宝三生石,游戏里坐标说他见过,提及前世时,是非常微妙又不愿细说的神情,于是我就没有放过这个梗。未到今生已斑驳,所以前世也仅仅是个引子,满足一下宿世情缘的设定,生生世世,每一世遇到的,都是同一个人,这就是宿命。而师徒二人那种纠缠不开的人生,也就是宿命的安排吧。前尘只是引子,所以放在番外,因为无论有没有这样的前尘,这一世,他们的感情都已经足够深长。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