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尊,那个糕团店好多人,我们去看看吧。”
“好……去买两斤梅花糕。”
“师尊,这个铃铛买回去,挂仙鹤脖子上吧。”
“好。……不,夷则,没人给仙鹤挂这个。”
…………
两个人一路走一路买,絮絮叨叨的,引得旁人不住看,夏夷则只觉得格外高兴。
“师尊,”他看着这满街热闹景象,由衷地对清和说,“弟子竟不知,父皇治下,是这番富足盛景。”
清和愣了一愣。他本以为这孩子如此兴奋,只是因为初出宫门,见识些不曾见过的景象,买了些喜欢的玩意。却忘了,这到底是当朝的皇子。就算远离庙堂,他也依然未忘自己三皇子的身份,竟是以审阅的眼光看这十里繁华。
清和见识过两朝贵胄,却没见过哪一个,能像夏夷则这般,从骨子里透着帝君气概。他明白有些事原来只是暂时隐没在青山碧水之下,却从未远离。
他一时怔忪,便松了手,看夏夷则随着人流向前走了几步,又停下来,回过头看他。
那个年幼的皇子,一身白衣站在喧哗的街市上,却已经有了指点山河的气魄。他看着往来的男男女女像看着自己的子民,他说,“师尊,这是我李家的太平盛世。”
清和看着他,恍然怀疑起来,或许再多的封印,在天意面前,都只是徒劳而已。
夏夷则见清和迟迟不说话,便又折回去,重新牵着他师尊的手。“师尊,我们还要去哪?”
清和愣过神来,想了想。“去喝酒。”
一路上清和交代徒弟。“夷则记得,到了酒馆,不要再称为师师尊。叫人知道你我出自道门,总是不好尽兴。”
夏夷则想了想,露出坚定的神情,“我明白了,师尊。”
小酒馆靠着城门,靠着招牌桂花酿,一年到头都热闹得很。清和见屋内太吵,领着夷则在屋外找了张僻静点的桌子坐下,要了两坛陈酿。
这酒棚靠着官道,偶然有人路过,总要多看他们两眼。世人所见,便是谁家翩翩公子带着孩子,一杯又一杯啜饮。大的那个一看便知酒量极好,举杯倾尽,自有一段闲适从容的风度,小的那个却委屈得很,眼巴巴看着,伸手要抢那酒杯。
清和敛容看着徒弟,“夷则还小,现在还不能饮酒。”
夏夷则不甘心地看着他手上的酒杯,“师父……”
恰有小二路过,侧目看他们,夏夷则于是赶忙改口,“父亲一个人喝,不嫌太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