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祁大郎认为有病的刘清清才不管这些,每次有他们家的船靠岸,她都要让船老大把船上的货物单子拿出来一边念给她听一边卸货。
直到这个习惯传到了中都祁三郎那里,有一天他自小认识的一个船老大一边给他卸货一边给他念货单,他才惊了一跳。
正文第254章附属品
254、附属品
“郎君没想到某会识字了吧。”这船老大有些得意。
会念货单的船老大不但能自己对货还清楚船上哪里摆得是什么,从前都是不明白的,现在看货物外包装上的字就知道了。
祁三郎感叹刘清清实在是太厉害。更感叹她竟然能把鲜鱼运到中都来,还有许多海物是他从前见都没见过的。
船老大给了他一份菜谱,上面写了这些海鲜如何做。还有刘清清的留言:“知道你最近张罗小衣的事很是辛苦,送些海鲜犒劳你一下吧。”
祁三郎苦笑,他这是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
车婆子招来的那些个娘子们都与他签了卖身契,正确地说是他去了红歌楼把她们买了下来,乐得那个老鸨直给他行礼。结果送他到大门口时又面带愁绪地同他讲:“你把她们都买走了,可是不用在我这里办小衣展了?”
大有买卖被抢了的感觉,祁三郎此人最会做人,哪里会不明白她的意思,“怎么会?下次还在你这里办,还是你这里风水好才能让我把买卖做起来。”
老鸨一听顿时喜笑颜开,“看你说的,我都不好意思了。不过奴家这里确实是一个风水宝地啊,以前也是出过几个进士的。”
祁三郎点头,哪想这老鸨还不让他走,“这几位也曾是奴家这里的红牌,只不过岁月不饶人红颜也有迟暮时,只是不知…”
祁三郎哪里会不知道她想问什么,虽也不是不可告人的秘密,但也涉及到自家的买卖,所以回答的挺谨慎,“本是缺几个卖小衣的掌柜,但也不知她们哪个行哪个不行,只得多找几个来帮忙,到时候再说。”
这老鸨可是见过世面的,哪里肯信祁三郎的话,只当他是替那天的几位郎君来选小妾,喜欢过气的伎人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只得别有深意地笑了笑,就跟祁三郎道别了。
跟着他回家的那几位娘子却是没有一个多嘴的,从这一点上来看,受过调教的伎人比那些在贫民窟里出来的良家子要明世理不少。
她们一路跟着祁三郎行来,即不多言也不多语,行为举止也很高雅,令祁三郎更是高看了她们一眼。
进了祁府是车婆子来接的这几位娘子,把她们都安排好了住处就去跟祁三郎报备了。
听说都安排好了,祁三郎表示满意,但他也强调了,自己的住处跟书房可不是她们随意进的,一定让人守好,不然为车婆子是问。
车婆子可是一个人精,明白祁三郎心里想的是什么,当下就保证不会有人来打搅他。
这些娘子平日里待人接物已经是贵人层面上的礼节,现在受车婆子教授的不过是小衣的那些个常识,比方说码子是什么、怎么洗小衣、试衣要怎么办等等。
本来以为只是一个卖衣服的事,哪想到了车婆子这里学问倒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