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敌人!‘俾斯麦’号没有驱逐舰护航,是条孤狼!”另一名飞行员也看到前方的目标——一艘孤身航行的战舰。
这架“卡塔琳娜”式水上飞机很早便从北爱尔兰的厄恩湖基地起飞,到北大西洋上执行搜索任务。按照临时指挥官亚历山大·贝尔的命令,这架飞机和它的许多同类们在相隔很远的位置上,彼此平行地飞向西南方的海区。在到达搜索范围的极限时,再向西北飞行50海里,然后折往东北,返回基地。凭借这样的方法,“卡塔琳娜”们覆盖了很大的一块面积,未经搜索的区域越来越小,海上的空气中充斥着水上飞机发往“皇家方舟”号编队的无线电波,几乎一刻不停。
而现在,他们终于找到了最有价值的东西。
“再低一些!我们也许能绕过她的舰艉,好好看看这家伙!”
忽地,一连串的炮口闪光几乎让飞行员们睁不开眼睛。随即,许许多多高射炮弹向他们飞来,在“卡塔琳娜”的周围爆炸。飞机在空气的震动中猛烈地颤抖,各种刺耳的声音同时传来。
“上帝啊!就是她!她在向我们开火!”
美国人不敢再靠近了。飞行员咬紧牙关,操纵着飞机不断地机动,匆忙躲进了高空的云层中。而观察员则飞快地书写着电报稿件,再将这一消息发送出去。
“发现敌战列舰。北纬39°33′,西经21°47′,航向150,航速约20节。时间:早上10时30分,5月26日。”
在失去接触31个小时之后,英国舰队再一次发现了“俾斯麦”号的踪影。这一消息立即被报告给了托维上将的主力舰队和亚历山大·贝尔指挥的“皇家方舟”号编队,使原本正处于沮丧和焦虑中的英国军人们一下子就振奋了起来。
此时,“俾斯麦”号正航行在距离布雷斯特军港以西750海里的地方,与托维上将手下的两艘战列舰“乔治五世”号和“罗德尼”号分别有130海里和140海里的间距。而航空母舰“胜利”号、战列巡洋舰“反击”号和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已经因为燃料不足和损坏问题先期返航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意外,在“俾斯麦”号进入德国空军的掩护范围之前,英国战列舰是无论如何也追不上她的。
现在,英国人唯一能依靠的,就只有“皇家方舟”号了。
……
……
津特望着被几乎完全摧毁的3号机库,不由地发出了无奈的叹息。这里虽非要害,但在伯伦希尔德伤痕累累的躯体上,却以这处损伤最为明显,波及范围也最大。损管分队的指挥官辛德莱中校命令手下人用大块的白色帆布将那处创口遮掩起来,同时清除甲板上的各种血迹和残骸。
“再过1个小时就能完成了,舰长。”巨人抓下光头上的三角军帽,把它当成了擦去脸上汗水的抹布。由于战舰正在高速行驶,四周的气流十分强烈;所以损管长自觉地站在了背风的地方,以免那浓重的汗味干扰到面前的芙莉嘉。
“嗯……”舰长的回答有些心不在焉。尽管检查战舰的维修工作,并且提出自己的要求,是她的职责;可伯爵小姐此时的注意力并没有太多地放在这里。芙莉嘉低下头,视线悄悄地扫过甲板,然后,移到了另一个人的身上……
西尔瓦娜的红色长发还是那样地显眼,海风将它们轻轻地吹起,又缓缓地放下,使得医官长的周围,充满了一种动态的美感。偶尔,一些发丝调皮地蒙住了她的眼睛,仿佛玩闹的孩子;而医官长只是快速地将它们拂去,然后,便继续着自己的工作。
“好了,伤口我检查过,已经没问题了。”她给一名胳膊受伤的机械师换上了干净的纱布,又用绷带固定,完成了一次包扎。一些伤员的运气很好,弹片只是留下了皮肉伤;在今天的复查之后,他们就又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了。
“谢谢,医官长!”军士长满不在意地挥了挥手臂,想让西尔瓦娜安心。所有人都能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