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756(2 / 2)

由于20毫米主炮的打击威力不足,在对付“声望”号一类的主力战舰时很难取得最佳效果,故而芙莉嘉又一次试图从鱼雷那里寻求帮助——这或许与她曾经长时间地担任驱逐舰舰长的经历有关。但与舰炮相比,鱼雷是一种短程武器,合适的发射距离一般都在000米,甚至6000米以内;而伯伦希尔德毕竟不是驱逐舰,在成功迫近到这样的距离之前,“声望”号的31毫米主炮对体形较大的她将构成相当的损害。所以,芙莉嘉同样也需要外界的因素,来制约敌人的行动。

风暴区,则是一处理想的选择。高浪将会严重影响到英国人的射击精度,而31毫米主炮的笨重和低射速,以及英国炮手们不怎么优异的射击技术,都在减少着伯伦希尔德中弹的可能。另一方面,模糊不清的视线和海面,也能很好地隐藏起鱼雷的航迹,让专心于炮战的英国人措手不及。

只是伯伦希尔德舰艉的鱼雷发射装置是露天的。如此恶劣的海况中,实在无法想象鱼雷兵们还能将每颗重达1500公斤-1600公斤的鱼雷运到甲板上,然后再装进发射管内。而且适合用来进行中远程打击的G7aT1型鱼雷有2/3消耗在了偷袭“王权”号的作战中,目前还剩下4枚,只够芙莉嘉发动一次攻击。至于G7eT2,虽然是较新的型号,但射程只有5000米,如此近的距离,已经超出了舰长愿意冒险的范围。

11时52分,芙莉嘉下令改变航向至100,以29节的速度向“声望”号的航路右侧转进。4枚G7aT1型鱼雷很早就在发射管中准备完毕,兰茨和部下们也顶着烈风在鱼雷操作台后待命。他们每个人的腰上都系着保险绳,以防被不时盖过头顶的大浪卷走。

芙莉嘉原本打算不动声色地接近敌人,尽可能晚地引发炮战,因此,尽管“声望”号的行动一直在她的掌握下,她也没有过早地、为了抢占先手而开火射击,而是借助豪雨的掩护,一点一点地向“声望”号逼近。

但在11时56分,这样的努力被一个小小的自然现象破坏了——一道闪电划过伯伦希尔德的头顶,接着便是一阵惊雷的轰鸣。雷声的响动十分强烈,数海里的范围内都能感受到它的力量。而“声望”号前桅的了望手们也下意识地被其吸引,将视线引向了落雷发生的位置。就在此时,电光接二连三在空中闪耀,在刹那间,几乎将整个海域都照亮了。

同时,一个高大的暗色身影也被闪电完完全全地映照在了雨幕中,如同电影放映时的投影那样,清晰地出现在了海面的另一侧,也进入了英国了望手们的眼帘。军舰的特殊外形在闪光中一目了然,谁也不会把她当作一艘迷航的商船。

“左前方15°发现不明战舰!距离约13500米!正在绕过本舰前端,向右舷行驶!”

虽然那黑影的出现只有极短的一瞬,但忠于职守的了望哨却已经将之记录在了心中,因此,萨默维尔将军马上就接到了报告。

“要用灯光信号进行识别吗?”参谋军官问道,“那艘战舰,或许是……”

“不,不会是是他。”萨默维尔又看了看表——离约定还差29分钟,所以,现在,在这样的位置上,只可能有一艘船。“看来,那位小姐又折回来了。”将军对部下们保持着有趣的微笑。“她必须在这里和我们战斗。”

“好吧,拉响战斗警报。本舰航向20,最大战斗速度。”

11时56分,萨默维尔再度发布作战命令,“声望”号向左稍稍调整了航线,以便取得与伯伦希尔德相对平行的位置,发挥全部的主炮火力。

此时,海面上的能见度依旧居低不上,但随着两艘战舰之间距离的急速缩短,70秒以后,德英两军的了望手几乎同时在高倍望远镜中观察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