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那个人,他休息的时间已经过了。”舰长冷冷地下令道。
发完电报,见德国战舰的高射炮并没有向他们开火,英国人便打算再降低一些高度以进行观察。不想就在这时,另一架等候许久的AR-196突然出现在了他们的后方。德国水上飞机行动敏捷,从左后部斜插过来,用7.92毫米机枪对“海象”式的发动机进行了一次简单而准确的点射。
这架飞机的坐舱里只有一个人——航空长利格·维德弗尼尔。半个小时前,卡利中尉报告说,他的“白魔鬼”已经如芙莉嘉预料的那样,遭到了英国人的追踪。因而,牛仔的飞机在加满油后又被舰长赶到了空中——芙莉嘉命令他在不远处埋伏,一旦英国人发回信号,就将其击落。相对于伯伦希尔德上装备的SK-C/33型高射炮,AR-196的截击似乎更能有效地消灭敌侦察机。
这样的措施一方面能够阻止敌水上飞机的进一步侦察,另一方面,芙莉嘉也想以此再度激怒敌人,诱出“皇家方舟”号上的舰载机。由于德国战列巡洋舰当前的方向正对着船只丰富的巴拿马至直布罗陀航线,英国人很可能会判定她正企图攻击那里的护航队,因此,必然先期派出攻击机,以阻拦芙莉嘉的行动。
伯伦希尔德目前与H舰队之间的距离约为300海里,在鱼雷攻击机的航程半径之内。当然,等那些缓慢的箭鱼在2、3个小时之后飞临这片海域,她早已改变航向,转往西北方的亚速尔群岛了。扑空的英国飞机或许会沿着伯伦希尔德的原有航路进行搜索,在油料耗尽以前返回航空母舰。但不管怎么说,除了海浪,他们在那里什么也找不到。
如此,英国人就有可能变得手忙脚乱,派遣大量的飞机去附近搜索,然后浪费相当的宝贵时间;而在被又一次发现以前,芙莉嘉和伯伦希尔德至少能多跑上200-300海里,尽可能地接近亚速尔群岛周围的风暴区。这样一来,在派出下一波攻击机,发动进攻时,英国人就必须仔细地掂量一番,以防飞行性能欠佳的“箭鱼”式在风暴中被吹得七零八落。
以上是芙莉嘉的设想,使敌人认为航空母舰能够发挥作用,却又在实际上使之丧失效率,是这次作战的关键部分。在成功地把敌人引入风暴区,并且迫使对方将大型水面战舰投入作战后,芙莉嘉也就不用再担心来自空中的打击,同时也不必再为“俾斯麦”号的航路而担忧。只要吕特晏斯能想方设法摆脱身后的追兵,或者拉大与敌人间的距离,失去了H舰队的皇家海军将不能给他制造任何严重的麻烦。
13时45分,失去了发动机的“海象”式水上飞机迫降在海中。早先在附近游荡的另一架AR-196——法瑞·莱拉德中尉和于利希·毕弗斯特少尉的“小仙子”号——这也是其尾部方向舵上的标志——飞到了“海象”的身旁,将三个落水的英国飞行员救了起来。
他们是伯伦希尔德在此战中的第二批俘虏,之前搭救的“王权”号舰员,已经被全数转移到了德国油轮上,正在驶往法国途中。
14时15分,所有AR-196回收完毕——几乎是一个创记录的速度。芙莉嘉再度下令加速至30节,航向320,伯伦希尔德开始向她所选择的战场驶去。到现在为止,芙莉嘉依旧自信——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