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被人记住。西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一世率领大军建立了这个港口城市;西元61年,当地的爱西尼部落在武士王后布狄卡的领导下发动了反对罗马暴君尼禄的起义,原不列颠首府卡尔罗敦诺姆被焚毁。罗马人于是将伦丁尼姆作为新的首府,并修筑了高墙。到西元410年,罗马军队最终逃走之前,这里一直是他们统治英格兰的中心。
此后,来自德国西北部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以及来自挪威的维金人相继窥视,并占有这座城市。伦敦市民还必须定期缴纳所谓的“丹麦金”给那些乘坐龙头战舰前来掳掠的维金海盗,以求得和平共存。西元1017年,丹麦的统治者克奴特大王兼任英格兰国王。这位年轻的君主将伦敦作为自己的政治中心,同时将大量的财富带到这座城市,通过赏赐,拉拢了教会中的成员,在巩固自身地位的同时,也提高了伦敦的价值。
接下来,一系列事件也给伦敦带来了面貌上的变化。
由于国王忏悔者爱德华畏惧政变,不敢到罗马去朝圣,教皇圣利奥便同意他扩建整修破烂不堪的西敏司大教堂,在自己的国家内朝拜上帝。爱德华于是下令开始了一整套的建筑工程,其中的项目包括各种修道院、教堂和归王室所有的威斯敏斯特宫。
只不过,真正开始将这座著名的宫殿当作统治中枢的,是爱德华的表亲,诺曼底公爵威廉。这位法国国王的封臣在西元1066年的黑斯廷斯战役中击败了爱德华的合法继承人哈罗德,占有了英格兰,史称“诺曼征服”。
为了加强对这个国家的控制,威廉在陆续剥落原盎格鲁-撒克逊贵族权利的同时,引入了诺曼底的政权。他不仅编撰了《末日审判书》这一全国性质的土地清丈文件,还在王都修建了那座在以后的很长时间内,都象征着死亡、黑暗与阴谋的伦敦塔。
西元1191年,为了募集组建十字军的军费,狮心王理查德一世向商人们妥协,以放弃泰晤士河的税区作为商人支持的交换条件。从此,伦敦的市民有了自治权。西元1215年失土王约翰被迫在《大宪章》上签字,同意削弱国王的权利;而到西元1295年,爱德华一世统治时,英格兰议会已经不再受国王的约束,进入了贵族、商人共同运作的时期。
在以后的几个世纪中,伦敦又经历了席卷欧洲的黑死病和农民暴动的影响,曾经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因此丧生。但在百年战争中,她却没遭受什么浩劫——因为作为侵略国的英格兰只把死亡和犯罪带到法兰西,在祸害着别人的时候也保证着自己的安全。
然而,随着百年战争以抵抗者正义的胜利而告终,英国人的报应也到来了。西元1455年,也就是侵略者被赶出法国一年多以后,英国的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由于王位继承问题而爆发了全面的内战,世人以两家的家徽给其命名,称为“红白玫瑰战争”。这两个家族混战了整整30年,伦敦也多次易手。直至西元145年,都铎王朝建立,兰开斯特家的亨利七世夺得王位,并迎娶约克家的正统继承人、爱德华四世的长女伊丽莎白为王后,两家人的仇恨才在这对夫妻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化解。而在兵火中喧闹了多年的伦敦也总算消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