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现在是在晚上,不然的话,凯瑟琳一定会同时看到两张羞得发红的脸蛋。
“既然是男孩子的话,就叫牠‘潘’吧?这可是最适合男孩子的名字了。”小云雀说道。对波兰语深有造诣的她,自然知道“潘”是这一语言中对男子的敬称。
“不错的名字呢。妈妈以前还说,要是她再生个男孩,也要叫这样的名字。”瑞琴娜说着,回想起了妈妈和她开玩笑时说的那些话。
“这可真是很棒的巧合啊。对不对呢,潘?”凯瑟琳逗弄着怀中的小狗,挠着牠的痒。而小狗则用低低的呜咽声回答着她的爱抚,看来已经接受了“潘”这个名字。
于是,一个小生命便有了自己在人间的称呼,同样地,也即将拥有一个崭新的生活。
在和凯瑟琳她们说再见后,瑞琴娜骑上自行车,带着小潘一起回家了。
瑞琴娜的父亲是在镇上的供电所工作的技师,四十岁左右的年纪,人长得很高。在瑞琴娜尚属年幼的时侯,他经常把女儿抱在膝盖上,告诉她,将来总有一天要把电线接到撒拉弗村,让所有人都用上电灯。虽然这样的许诺到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但瑞琴娜还是很佩服“能控制电流”的爸爸,觉得他很了不起。
而她的妈妈则和霍普夫人一样,是能干的家庭主妇——只不过要比霍普夫人年轻十多岁,处事风格上也不尽相同。比起雷厉风行、脾气火爆的霍普夫人,莫德林格太太说起话来更像是布格河上吹来的微风,在浸润人心的同时,也能叫那些闯祸的小家伙们乖乖地低头认错。
当然,在对女儿的教育问题上,夫妇俩也有着自己的见解。莫德林格先生比较倾向于给瑞琴娜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她自由自在地度过16岁以前的童年时光,不但可以学到自己所喜欢的东西,也能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莫德林格太太在提供良好环境这一点上与丈夫有着一致的看法,但她反对过于宽松,反对那种放任自流的教养方式。
“你可不能太宠着孩子了,这样会让她们变得自私和目中无人。”莫德林格太太这样告诫丈夫,“然后,随着她们年龄的增长,就会越来越没有礼貌,对父母的建议不闻不问。难道,你想让我们可爱的小瑞姬也变成这个样子吗?”
所以,在做了一番认真的权衡之后,在瑞琴娜出生依始,家中的教育方式就以莫德林格太太的设想为蓝本——直到今天还是这样。
说起来,这位太太的教育方法也很简单,即在满足瑞琴娜一切合理物质需要的前提下,相应地对她的思想和学习提出要求。同时让她自己根据自身的能力定出目标,然后一一实现。据莫德林格太太自己的解释,这么做是为了能让瑞琴娜从小养成树立理想和信守诺言的优秀品德习惯,成为一个正直的、积极向上的女孩子。
不过,该方法所产生的效果也只能说是因人而异。遇上那种性格叛逆的毛头小子,说不定根本就不会去定什么目标,或者来一次离家出走什么的,让大人着急上好几天。
所幸莫德林格家的独生女瑞琴娜是个文静、纯真的孩子。尽管也像许多同龄的孩子一样,偶尔贪玩,或者开开小差,但她从没有任何出格的行为,活泼的程度也刚刚好——离顽皮还差不少。
对于妈妈的要求,瑞琴娜尽可能地做到。只要是自己答应的事,她也绝对不会反悔。
然而,在今天,当这个扎着漂亮长辫的女孩回到家中,将自行车锁进院子以后,她却开始为自己能否坚守这样的诺言而感到担心了。因为她的怀里还抱着无助的小狗潘,而按照她此前和妈妈的约定,能够养一只小宠物的条件是:在今年的6月底考上布列斯特城里最好的公立第一女子高中,加入这所被人成为“大学预备队”的名牌学校。
可是,现在距离考试还有4个多月时间,小狗则已经被她抱回了家。要是妈妈对此感到生气,并且责备她的话,瑞琴娜一点儿反驳的余地也没有。不过,在她的心中,答应凯瑟琳的事要比其它一切目标和承诺重要得多。特别是,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