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再督促下,这样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西元1940年全年,德军潜艇共击沉敌军471艘运输船,总吨位约21.6.万吨,自身损失潜艇31艘。其中,24艘潜艇为上半年,也就是邓尼茨开始实行“狼群战术”之前的战损,同时期的战果仅为242艘船,约5万;而在开始狼群作战之后的下半年,德国海军仅付出了7艘潜艇的代价,就取得了229艘、133.6万吨的可观成绩,作战效率大大提高。对此,所有人都承认,狼群的黄金时代到来了。
作为对他努力的回报,“狼王”邓尼茨本人的功绩也得到了下士和雷德尔的赞赏。在这一年,他被提升为海军中将,手下的潜艇部队也得到了一定的壮大,出现了一批从“吨位竞赛”中脱颖而出的王牌潜艇指挥官。某些人的战绩甚至已经开始接近芙莉嘉的记录(192000吨以上),大有超过她的势头。
而邓尼茨则在公开场合表明了自己鼓励这种竞争的立场。尽管其中也存在着想同时常享有种种殊誉的水面舰队一争高下的意愿,但邓尼茨的主要出发点还是为了德国的战争考虑。想要获得最后的胜利,就必须让每个人都能竭尽全力做到最好。而他本人对芙莉嘉丝毫不存在任何不满,敌意之类的更是无从谈起。
如果说吕特晏斯对芙莉嘉是单纯的严厉,那邓尼茨对芙莉嘉则可以说是一直抱持着长辈似的关照之情。虽然他对军队中的女性没有极端的偏见,但始终不赞成将芙莉嘉派上战场的做法,因为如此的行为会给像她这样应该享受幸福人生的女孩子带来极大的危险——从某些角度来说,女性战斗人员所面对的危险无疑要大大地超过男性……
“真正适合芙莉嘉·冯·哈瑟尔准将的位置,应该是训练舰队司令、海军参谋长或者穆维克海军学院的校长,而不是那该死的战线。”
邓尼茨屡次在雷德尔面前发表这样的见解,总是惦记着芙莉嘉的埃里希叔叔也早有让芙莉嘉脱离战斗舰艇,回到陆地上过平静生活的想法。然而,他们的面前却始终有着戈培尔和下士这两个严重的障碍。纳粹宣传部长不想失去可供宣传的优秀题材,偏爱大型战舰的巴伐利亚下士也指望着芙莉嘉能给他带来更大的胜利。而始终与邓尼茨处于敌对状态的空军元帅戈林也一直在他的元首那里煽风点火,说海军不怀好意,拒绝派他们最好的指挥官出战是保存实力的不忠行为。其实,谁都知道这个绣花枕头的打算——他希望芙莉嘉早点战死,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海军的实力和人望,从而使他的空军地位获得进一步的提升。下士尽管没有采信他的挑拨之词,但还是不留任何余地地否定了雷德尔和邓尼茨的请求。
“除非冯·哈瑟尔准将得了疯病,或者成了缺腿断手的残废,我绝对不会赞成任何企图让她离开军舰的计划!”某人这样叫嚣道,“而且,她的名字已经同伯伦希尔德这艘战舰联系在了一起,所有想切断这种联系的做法都是对国家声望的损害!是我所不想看到的!”
且不论我们是否应该为这些话狠狠地扇这张挂着小胡子的乌鸦嘴几下,他的后半句确实有些道理。在德国所有宣传机器的共同努力下,芙莉嘉·冯·哈瑟尔与伯伦希尔德这两个名字现在已经成为了某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孪生姐妹。当芙莉嘉见诸报端或者出现在广播和电影记录片中时,她的名字前面一定会被加上“英勇的‘伯伦希尔德’号战列巡洋舰舰长”这样的头衔——响亮和特别的称号能使宣传起到更好的效果。另外,此前还有一些报纸自行其事地将她称为“狮子骑士”和“海女神”。这些不规范的称呼很快都被宣传部下令禁止。因为“狮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英国王室徽章的组成部分;“海女神”的名号则给芙莉嘉的形象增添了温柔的成分,相对地,削弱了她作为军人的刚毅和勇猛。
总之,当前的一切都要为了党和国家的战争宣传服务、一切都要有利于党和国家的战争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