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将自己则带着余下的战舰——“肯特”号重巡洋舰、“奥罗拉”轻巡洋舰和剩下的5艘驱逐舰跟随在李上校之后,作为后援。原属编队的另一艘轻巡洋舰“天狼星”号接到命令去给前来助战的“光荣”号航空母舰护航,接替她的是先前在这一海域布雷的4艘G级驱逐舰——这支部队原本有5艘,其中的“萤火虫”号已经在4月9日早晨的一次遭遇战中与德国重巡洋舰“希佩尔”号相撞沉没了,而“希佩尔”号只是受了点轻伤。
在与驱逐舰汇合后,惠特沃思中将让“肯特”号居前,自己乘坐的“厌战”号在9艘驱逐舰的屏护下处于中央位置,至于舰队中最快的船——拥有32节高速的曙光女神“奥罗拉”号,却被他扔在了队伍的末尾,美其名曰“殿后”,实质上就是被打入了冷宫——如果战斗顺利,排在最后的“奥罗拉”号基本得不到任何战功。
这样处理,并非因为中将对这艘漂亮的银色巡洋舰有什么偏见,而是因为他不喜欢,或者说极端厌恶“奥罗拉”号上的一个人——27岁、一头天生的褐色头发、年轻英俊、未婚,而且桀骜不逊的舰长路易士·克里斯威尔海军中校……
……
另一支编队——“声望”号战列巡洋舰编队此时也正在由南向北行驶的途中。其麾下的兵力除了自己之外只有5艘I级驱逐舰——不过因为“声望”号拥有6门威力强大的31毫米主炮,所以暂时还没有一艘德国大型战舰是她的对手,即使遇上德国主力舰编队,她也不用担心什么。
根据托维上将的命令,“声望”号战列巡洋舰编队也划归惠特沃思中将指挥。这一命令生效后,中将立即指示“声望”号编队前往纳尔维克,并且取消了她原定在特隆赫姆港的行动——因为这座挪威中部的港口城市已经被由重巡洋舰“希佩尔”号率领的编队占领了。
将兵力分散在两地的行为在此时捞不到任何好处,而且惠特沃思中将也确实需要这支部队,以便在他进攻纳尔维克的时候在外海掩护“厌战”号的侧翼,使他免于遭受可能出现的德国主力舰队从背后发动的反击。
就这样,“声望”号战列巡洋舰编队离开了自己原来的航线,率领驱逐舰队以30节的高速向北极圈驶去。惠特沃思中将命令这个编队在纳尔维克以西162海里处布下警戒线,防止德国舰队前来增援被即将被攻击的德国驱逐舰。
……
4月10日凌晨4点,巴纳德·沃伯顿·李海军上校指挥的5艘H级驱逐舰到达纳尔维克港外。与此同时,德国海军准将保罗·弗里德里克·伯特手下的德国驱逐舰队正停泊在这里——之前,他们击沉了两艘老式的挪威海防舰,并且配合所搭载的陆军部队攻占了这座城市。本来按照雷德尔元帅的命令,德国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