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挪威却不打算像自己的邻居那样,这么简单地就放下武器。有着古代北欧骑士风范的国王哈康七世在痛斥了下士送来的劝降书之后,下令全国武装力量为了民族的尊严和荣誉进行最后的抵抗。除了早已投靠下士的前国防大臣、卖国贼吉斯林和他的党羽之外,所有的挪威人都行动了起来,向蜂拥而来的德国军队射出复仇的子弹。
这道命令下达之后,德国的进攻之路在突然间变得艰难起来了,不但在各个方面遭到了顽强的阻击,而且重大的损失也接连造成。
德国海军也开始在这场无论如何也谈不上什么正义的战役中遭到了打击。
4月9日,一支拥有16艘大小战舰的德国海军编队在重巡洋舰“布吕歇尔”号和袖珍战列舰“吕措夫”号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杀入了奥斯陆峡湾,企图一举攻陷挪威的王都。袖珍战列舰“吕措夫”号就是原来的“德意志”号,之所以改名是因为下士害怕这艘用德国命名的战舰一旦被击沉,将对德军的士气造成无可挽回的打击;而重巡洋舰“布吕歇尔”号是新近才下水的万吨巨舰,虽是重巡洋舰,可她的排水量甚至超过了袖珍战列舰“吕措夫”号。这艘军舰上不但搭载着数千名陆军官兵,还有各级文职官员——他们将在奥斯陆沦陷后接管挪威政府。因为志在必得,德国方面居然连文具和各种办公用品都一并运来了。瞧不起挪威人的德国军队轻率地直接用军舰进入了峡湾内,想要一下子就杀到奥斯陆的大门外。
这支海上条顿骑士团闪电般地冲杀到了峡湾中,如入无人之境。可是,当他们到达距离奥斯陆港2公里的地方时,峡湾变得非常狭窄,两边的距离最宽处只有23米……
因为这里是拱卫王都的最后一道关口,所以挪威皇家军队在此处构筑了大量坚固的防御工事。峡湾的左侧是卡霍门岛,火力强大的奥斯卡堡海防要塞就建立在这里,20毫米的重型海岸炮正等候着前来送死的德国人;在峡湾的右侧,挪威皇家炮兵在这里的山脊上设立了一个配备高功率探照灯的阻击阵地。挪威守军对自己的要塞和阵地都作了伪装,确保他们能够对德国人发动突然的反击。
“布吕歇尔”号率领的舰队刚一驶近,就被严阵以待的挪威部队发现了。探照灯发出的刺眼光芒立刻就罩住了这艘德国舰队的旗舰,之后猛烈的炮火很快就打得德国海军们抬不起头来。
“突然,天空中响起了一声惊雷般的咆哮。”“布吕歇尔”号舰长屈特·策普夫上校在数年后回忆道,“接着,大炮开火所发出的亮光划过了黑暗,同时有3道炮火向我们飞来。顷刻间,我们的船就被两边的炮弹同时击中,数处起火。那些重炮似乎离我们只有700米,在这个距离上我们根本没法躲避。”
在“布吕歇尔”号遭受围攻的同时,紧随其后的袖珍战列舰“吕措夫”号也被打中。幸运的是,因为挪威人把火力集中在“布吕歇尔”号身上,所以命中她的都是一些小口径炮弹,没有造成重大的损害。
“吕措夫”号急速后退,率领余下军舰驶出了挪威重炮的射程。而“布吕歇尔”号的厄运也随之到来了。由于舰上的操作系统在一开始就被毁坏了,因此这艘进退两难的重巡洋舰只能暴露在了挪威人投来的弹雨中。此时,奥斯卡堡海防要塞中隐藏的鱼雷发射管接连向“布吕歇尔”号发射两枚鱼雷,彻底摧毁了她的轮机舱。这艘新锐的德国重巡洋舰开始沦为了可怕的人间地狱,到处都是爆炸的闪光和燃烧产生的浓烟。
两小时后,“布吕歇尔”号倾覆沉没了,油舱中泄出的燃料在海面上燃起了熊熊烈火。在战舰上的2300人中,有1000人阵亡——有的是在爆炸中死去,有的则是掉进海里被火烧死。1300游上岸的名幸存者大多是陆军和文官,因为救生衣不足,所以海军士兵们把自己的那份让给了他们……
“布吕歇尔”号的损失是继“格拉夫·斯佩”号自沉之后,德国海军遭到的又一次重大打击。不过,纵然遭此新败,德军还是凭借其强大的攻势在当天拿下了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