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晚天心里满是愧疚,他觉得是自己带映葭在天飞太久了才会导致映葭变成这样。
但映葭知道,自己会这样,应该是先前吃下的那颗内丹跟残留在体内的剑魄作祟。
内丹消失在他体内的时候,他以为的原因跟墨晚天所想的一样,还当是这三百年的修为太少,完全不够他用。
可到这会儿,他才慢慢感受出来,不是这内丹不够用,而是残留的剑魄太霸道,硬是越过身体的需求,强行先吸取了内丹用来修复上回为护住自己心脉而损失的部分。
映葭的身体为此完全失去了平衡。剑魄在他体内肆意四蹿,他只觉得一下手轻脚沉,一下头重胸闷,落地时的那一口血,他已经憋了很久了。
墨晚天小心翼翼地将映葭抱回了屋内,他很自责:“都是我不好,竟然也得意忘形起来,以为你喜欢,连个克制都不知了。”
映葭摇摇头,只是不能将真相告诉墨晚天:“殿下,不碍事的,我休息休息,就好了……”
“你都吐血了,还说不碍事。”
“吐出来就好了,要是吐不出来,那才是真的有事了……”
“你这是歪理。”墨晚天皱着眉头,啧了一声,“这样不行……你在这里等我,先好好休息,我晚些时候再来看你。”
墨晚天说完站了起来,交代婢女要小心照顾映葭后,就急匆匆地走了。
映葭无瑕顾及墨晚天是准备去哪里,他躺下以后脑袋就昏昏沉沉地发涨,不一会儿,便昏睡了过去。
映葭做了梦。
在梦中,他见到了当初封印自己的那把剑的下落。
他尚不得知这把剑叫什么名字,他只看到了封印解除那日的画面——天柱线震动不休,地面裂出巨大的缝隙,剑身回归剑鞘,最后落入缝隙之中不断向下坠去。
剑张开了银色的结界,途中不断击退着周围的魑魅魍魉,见鬼杀鬼,见妖杀妖。
虽然剑落入死海与黑海的交汇之处后,速度仍不见降低,可两大海域之中隐藏的妖魔鬼怪数量更为庞大,渐渐地,银色的结界黯淡下来,最后被一片黑色吞没。
穿过深海,剑鞘已然锈败不堪,摇摇坠坠地落在了一片白色的梦兰花海中。剑被邪气所侵,周围的梦兰花顷刻间枯萎成灰,散落于地。然而从那一堆死灰之中,居然绽放出了一朵朵如血殷红腥浓的舍子花——那是盛开在三途河旁,黄泉路上的死界之花。
映葭猛然睁开眼睛,浑身已经被冷汗浸透。
他知道,这是剑魄要他看到的画面,剑魄想回归剑身,强行引这些画面于梦中,或劝说映葭也好,或催眠映葭也好,总之就是想要引领映葭前往此处,找到这把剑。
可那是在地狱,极有可能前去便无返的地方。
映葭是不可能去的。
映葭坐起来,他虽浑身冒着冷汗,可胸口一处热得像是有团火焰在不断燃烧一样,想必此时剑魄正凝聚在这一块地方。
他口干舌燥,想去喝口水。
可黑暗之中,似有人影略过,脚步声窸窣——映葭立刻警觉起来,他掀开纱帘下床,对着一团黑暗厉声喊道:“谁在外面!”
作者有话要说:—朱雀跟凤凰到底是哪个先有的,其实我并不清楚。想过要了解一下,但相关文献并不多。
因此文中设定的是凤凰先有,朱雀后有。
—至于凤凰跟朱雀是两种概念,
解释引用一下《“朱雀”的形成及与“凤凰”的混淆》(作者成倩,知网可搜)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总结:
从天文学背景来看,以“鸟”为象指代南方星宿,当在西周之后。战国时随着阴阳五行思想的系统化,五行与五方、五色相配,“鸟”变为“朱鸟”,成为南方火鸟,说明朱鸟是观念的产物,而非某种特定的鸟类。
而从汉代墓葬墓门、砖瓦、宫阙所绘的四象图中,我们发现人们塑造的朱雀图像与先秦文化中产生的“凤鸟”样式是一脉相承。
朱雀图应该是借自于凤鸟造型。虽然造型相近,但二者最初的含义完全不同,朱鸟是南方宿名,表方位,属火鸟;凤是灵异之鸟,预太平,属祥鸟。但在纬书中,凤凰却与南方火相配,两种神异之鸟出现趋同。当它们作为神鸟融入道教后,不断被赋予灵性,在之后的宋明文献中朱雀与凤凰便被完全混淆。
-
梦兰花(也有一个土土的名字叫水晶兰)通常生长在山坡海拔800—3200米阴冷潮湿的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之中。
它不是兰花,也不是蕈类,属于鹿蹄草科植物。多年生,草本,腐生;茎直立,单一,不分枝,高10-30厘米,全株无叶绿素,白色,肉质,干后变黑褐色。从不进行光合作用,是靠着腐烂的植物来获得养分。(手动)被称为死亡之花(高亮)。
以上,是我百度来的,其实我现实中没见过这种花,但是看网上图片觉得它很好看。
—
舍子花就是大家肯定都知道的彼岸花,中二界学名曼珠沙华。
就是,我觉得写曼珠沙华太羞耻了,所以这里用了舍子花这个称呼(自我催眠看上去像是另一种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