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起赔笑道:“奴才从前侍奉陛下读书,陛下曾随口指点过,是以会读会写几个字,郭大人见笑了。”
刚刚热络起来的环境稍稍沉寂了片刻。从前朝起,在宫中侍奉的内侍都是不识字的,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净身入宫的人出身卑微,难以读书识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宦官干政。
可建宁帝喜好诗词书画,宫中的太监往往为了附庸风雅,争先识字。只是他们没想到,这位陛下已经开始刻意教身边的公公认字了。
“李起,你把礼部递上来的折子念一念。”吴君翊说。
李起机灵地翻出那本奏折念了起来,正是为给鲜卑的赏赐一事,原来鸿胪寺和礼部的官员也在讨论互市,正与沈瑜的想法不谋而合。吴君翊便问起各位的看法。
这些人也在翰林院、吏部、礼部等地待过一些时日,便各自提出几个点。虽然有些还不够成熟,但大家集思广益,分别修改,竟也汇成一条条可行的政令。
因为都是同年,谁也不怕谁,反驳争执,都没有压力。哪怕是状元沈瑜,也是个从不以名次压人,温和内敛的少年人。大家偶有气盛争的上头,忘了皇帝的存在的时候,沈瑜轻轻柔柔一句话,又抚平了火气。
争累了,就该喝口茶水,吃吃点心了。
吴君翊感到了一丝欣慰——他似乎意识到,未来大齐的丞相、尚书等重臣,已经坐在一起了。
这一次后,吴君翊便三不五时将他们招进武英殿,谈论政务,询问他们的意见,对外一律宣称读书。吴君翊很有分寸,选人时尽可能挑的都是些没有家世背景,或者纯臣之子,拿给这些进士过目的,也都不是最要紧的奏折。
饶是如此,还是在朝臣间引起了争议——主要是因为李起和其他小太监整日抱着奏折进进出出,又听说他们都会识字,皇帝宠爱内宦,疏远大臣,这该如何是好!
看到这封弹劾的奏折时,吴君翊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拉着声音问道:“李起,你觉得,朕宠爱你?”
人在宫中跪,锅从天上来。
李起噗通一声跪下,口中说着:“奴才不敢!”心里却想着,怕是因为这些大人没见过陛下对沈状元是什么样子的。
第64章第64章
沈瑜走到武英殿前,小太监欠身,“沈大人到了,里面请。”
沈瑜并没有立刻进去,而是微微一顿足,问道:“还有谁到了么?”
“您是来得最早的。”小太监谄媚地笑道。
“多谢公公。”沈瑜便整理衣冠,缓步走进文华殿。刚一进门,他就吃了一惊,原来小太监说的最早,是指各位大臣中最早的:吴君翊已经端坐在御座上,正握着一卷书慢慢地看。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