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君翊在武英殿外气势汹汹,武英殿中早有人传信。太子自册封以来,还是第一次到武英殿,侍书迎出来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回宫这几个月受到的教导终于发挥了作用。吴君翊看着那五官柔和,眼神勾人,天然一股媚态的男子,忍住了内心所有的情绪,面无表情地说:“孤宫里的纸用完了,来拿一点,顺便拿一本字帖。”
太子的用度当然不能短缺,侍书立刻亲自去取了厚厚两大刀澄心堂纸,亲自送来,还有一本字帖。
李起接过纸和字帖,问太子,“殿下,现在回宫么?”
吴君翊原本只是随意敷衍了一个借口,看到那纸,想到沈瑜,心里却短暂的平和下来。“回宫。”
他铺开纸,肆意地挥洒笔墨,宣泄心中的怒气。
一遍遍地抄写《大学》,他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字眼写得力透纸背,墨色沁入垫在纸下的羊毛毡。
经义文章,有什么用?
诗词书画,有什么用?
吴君翊一直写到手腕酸痛,才听到李起小心翼翼道:“殿下,到了用膳的时候。”
吴君翊胡乱点点头,把一叠纸推到一边,照例带着小太监往乾清宫去。谁知这次高公公并不在门口迎接,只有一个看门的小太监见到他躬身行礼,歉意地回答:“陛下今晚留膳长春宫。”
长春宫是西六宫之一,如今是汪美人的寝宫。
被抛弃的感觉是如此的沉重,但是这打击就足以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在郁郁多日后,吴君翊奇异地坦然接受了一切,同时也瞬间明白了之前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诗词书画无用,但可以讨得他父皇的欢心。
经义文章也未必有用,但这些是仕途的敲门砖,也是在观政前,让朝臣认可他这个太子殿下唯一的办法。
吴君翊干脆地转身回宫,把潇洒肆意的笔墨扔掉,工工整整重抄了二十遍《大学》。
抄多了,他也会想起在南下时,沈穆考校沈瑜,那时沈瑜专心致志地背诵,是真的乐在其中。
一想起沈瑜,刻意回避的情景一幕幕涌到眼前:沈瑜遇到他,把他脏兮兮的小手牵起来;他吃不下生肉,沈瑜把自己的馒头分给他;沈瑜说起祖父散尽家财援助同村的人,脸上是纯粹的笑容……
吴君翊长叹一声,丢下笔,承认这世间的确要不仅仅把经义文章当成进身工具的人。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