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8(1 / 2)

王令识敲了一下醒木,“不得喧扰公堂。本官问你,为何造反,可有主谋,你若如实招供,本官看在同朝为官的份上会为你向圣上求情。”

解书康原本就受惊挨饿了半个多月,刚才又连连叩首,此刻抬头看向高堂之上的王令识和谢秋玥只觉得昏昏沉沉,头重脚轻,右手抬起来指向他们二人,说了句大人,气若浮丝,便一下子栽倒在地。

再醒来时,只见王令让坐在他眼前的桌子上,正在自酌自饮。解书康忙撑起身子,踉踉跄跄的走过去,跪在王令让跟前,“二公子”

“哎,你可别叫本官二公子,本官嫌脏。”王令让右手夹着筷子,虚点了一下对面的座位,“坐”

解书康连忙站起来,做到位子上,看着眼前的佳肴,咽了口口水。

“吃吧,饿了那么多天了,吃完就把你都知道的告诉本官,本官保你儿子平安长大”王令让说着还为解书康倒了杯酒。

王令让就坐在那里,看着昔日风光无限的中州县令狼塞虎咽的吃着,王令让想就算以后自己有那么一天,也绝不让人看了笑话。王令让见解书康嚼着嚼着嘴就不动了,于是顺拿出纸笔说“吃饱了就交代吧。”

“罪人原本跟随王遇远将军东征西战,也是立下赫赫战功的人,可是新帝登基,我只能蜗居在严州城。品级说得好听正三品中州县令,实际呢!处处受制。”解书康说到这里心中便有些不忿。

“行了,本官不想知道这些。我问你,背后主事是谁?”王令让问。其实王令让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只是不愿意承认,此时王令让也在祈祷啊,这不信神佛的少年,如今也在心中哀求着。

“谢老太傅,我们早在十年前便搭上线了。”解书康原本以为说出幕后主使会难以张口,没想到真的说出来却如释重负。解书康起身,给王令让行了一个大礼,“求王大人保我儿一命”

------------------------

文帝躺在屋顶上,儿时文帝与王令识,谢秋玥就躺在这里,把酒言欢。如今,只有文帝一个人,穿着明晃晃的龙袍,原本漆黑的夜,被下面侍卫所执的火把找的通亮。文帝看着漫天星河,看着宫中重峦叠嶂,楼阁亭台,假山秀水,歌舞升平。

文帝想着最近发生的事,下午探子回报,王遇远一直在家闭关,倒是王令识与元衡多有来信,信中多有不平之意;王令让原本深陷谷底,却被称为二公子出现在元府;元衡生前多次提到大人,扬言日后要坐在大人的位置。王令识,朕当你是心腹啊。

“圣上,解书康在狱中卒了”总管走上前禀告。

“王家人去过了?”文帝闭着眼睛,双手压在头后面,看似轻松。

“王令让王御史下午去过。”总管回话。

文帝沉默了片刻。“退下吧”

“是”总管挥了挥手,示意所有人都退下。

已经立冬了,小雪初至,却让人觉得连人身边都笼着层层的白。万物枯寂蛇虫僵,冬风凛冽。最是烈火烹油处,官至极品家庙堂。

“圣上一有烦心事就来这里”谢贵妃提着宫灯沿着一条羊肠小道走了近来,也不抬头看文帝,寻了一块巨石,拂了拂上面的积雪,就坐下了。

“那里冷,屋里烧着炉子。”文帝说。

“这宫里,哪里不冷?都一样的。”谢贵妃把宫灯放在地上,低头看着地上的雪被月光照的亮晶晶的。

“朕......”文帝似乎想说什么,却又没说。

“臣妾知道圣上为难,也不想所说什么。圣上躺在这里,就说明圣上终究是重视情分,如此臣妾也就可以走了。天晚了,要闭宫门了”说完,谢贵妃提着灯走了。

文帝看着谢贵妃越走越远,文帝自己也不知道,明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是情分如今却生分了。是从什么时候,谢贵妃与朕这般远了,是从立王氏为后?文帝想着。

文帝在屋顶躺了足足有四个时辰,第二日以龙体不适为由,退了早朝。

--------------------------

文帝躺在紫宸殿读书,似乎是无心正事。

“圣上,刘御史有事启奏。”

文帝点了一下头,继续看书。

“臣刘玉石叩见圣上。”只见一个鹤发童颜的老头恭恭敬敬的扣在地上。

“平身,赐坐”

“谢圣上。”刘御史还没有坐稳,便又开了口,“臣今早偶然得知,王遇远将军早在三年前病逝,不知这消息是否属实?”

“不过是道听途说,爱卿多虑了。王将军沉迷于道法,在家闭关。”文帝听了也没当回事,只觉得刘御史年迈,有些草木皆兵了。

“臣多年未见王将军,甚是想念。圣上龙体康健,在病中多走动也是好的。”刘御史说。

文帝听见刘御史这般说,想到少年时曾请教过王老将军的武艺,也觉得是许久未见,便说“既然如此,爱卿随朕前去探望。”

刘御史又说,“从宫中到王府也不过过一两条街道,圣上何不微服出行,与民同乐。”

文帝点了点头。令总管准备了一套常服,一辆简单的马车,带了几两银子一会买上几份糕点,就出宫了。半路刘御史因身体不适,返回家中,文帝体恤臣子,令总管回宫寻太医为刘御史诊脉。

☆、第十三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