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世书》作者:荔枝蘑菇
文案
本来想写悬系破案什么的,但是我有点高估自己的智商了。我还不会删文章,只能先咕咕咕了
内容标签:豪门世家江湖恩怨未来架空成长
搜索关键字:主角:好多好多┃配角:好多好多┃其它:无咕咕咕咕
==================
☆、楔子
我牵着马来到了洛安城前,被守卫苦苦纠缠半个时辰,又是翻行囊,又是盘问来路。最后还是搭上了十文钱方可通行。想是天冷了,守卫大哥想去买碗阳春面暖暖身子。
风雪愈发的大了起来,拢了拢大氅在人群中漫无目的的穿梭着,直到被一个眼尖的小二拉进了店里喝了半壶烧酒方才把自己从夹着刀子般的风雪中拉了回来。
坐在二楼靠着窗,时至元宵佳节,天儿愈发的冷了,空中飘着雪,屋顶泛着白,街上的积雪被来往的行人抹去。各家高挂着火红的灯笼,买糖人的老人被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围着动弹不得,这家买了三匹布,那家端上了一碗面。说书人喝了一口茶水,继续刚才的故事……
“庆嘉三十二年,赵武帝驾崩,文帝登基……”
----------------------------------------------------
“御史王令让弹劾齐炳仁在渝州苛捐杂税,鱼肉百姓。自从王氏封后,王家的心也是愈发的大了,处处想盖过我谢家一头。他王遇远当真认为我谢家是任他打压的。”谢老太傅喝了一口茶将胸口中的气顺了下去,看了谢秋玥一眼,“明州,这件事你怎么看。”
“王家此番打压也着实是因这齐炳仁行事太过猖狂,可我谢家却也不能任由王家打压。孩儿认为这齐炳仁确实不值得让谢家出手,不过前段时间下面的人呈上来不少关于王家的事儿,不如一并呈于圣上。”谢家嫡长子谢秋玥说。
谢老太傅点了点头说:“还不够,明日让先武安那孩子交还兵权吧。”
谢秋玥脱口而出“不可,我谢家好不容易将手伸到兵营,如此一来遍就功亏一篑了。武安凯旋还未等到明日面圣封赏就辞官,这对武安也不公平啊。”
谢老太傅心里也清楚谢秋玥一出生便顺风顺水,如今二十八便官居吏部尚书未免年少轻狂终究历练不够。“圣上并非先帝志在开疆拓土,如今这兵权就如同烫手山芋,终究是圣上的心病啊,况且谢家百年世家,本就为人忌惮。一切为了谢家,武安是个聪明孩子”。
“儿子明白了,明日便让武安以游历求学为名辞去官职。”
“不至于如此,武安那孩子伶俐,下放到地方历练几年再调去吏部,有你这个亲哥哥照顾着也能自在点。你下去准备准备一会就进宫面圣吧”
“是”
--------------------------------------------------------
文帝猛地站起来,将谢秋玥呈上的奏折扔到地上“出了一个齐炳仁还不够吗!朕的江山居然交给这群酒囊饭袋的手上!明州!给朕……”
谢秋玥给文帝身侧的宋全使了个眼色,宋全端起桌角的茶递给文帝:“圣上喝口茶,顺顺气。”
文帝拿起茶杯一饮而尽,似是想将茶杯扔在地上,却又忍住了。见此谢秋玥向前走了一步“圣上此事牵连甚广,不如择几人下旨捉拿回京由圣上亲审,以儆效尤。再派御史巡查,如发现贪污受贿……”
“圣上,谢秋琅求见。”
“宣”
只见一个八尺有余的少年大步走了过来,一撩衣摆双膝跪地“臣叩见圣上。”
“平身”文帝看着谢秋琅竟然有点恍惚,当初谢秋琅随东南军出兵的时候还是个十四岁的孩子,如今竟也是有军功在身的人了。
谢秋琅小时候白白胖胖的,嘴还甜。当时皇长子并未降生,因此常常被谢太后抱进宫中,也算是在文帝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况且此事与谢秋琅也无干系,就算有军功在身也不过是十八岁的孩子。思及至此,文帝心中有再多的火气也不免消散了点,不由得放轻了声音:“武安来找朕有何事啊?”
“臣经四年征战,倍感劳累,虽想为圣上效命,未免力不从心。”谢秋琅一脸正经的说道。
文帝见他如此装模作样不由得笑出了声,“你小子从小在朕眼皮子底下长大,你心里想的什么朕能不知道?”
“如今东南平定,四方安稳,太平盛世……”谢秋琅摸了摸鼻子继续说。
文帝随手撩起一个奏折扔了过去,谢秋琅下意识抬手接住。
“几年不见朕见你功夫愈发的长进了,说吧,你小子又想干什么”
“臣想去游学”
文帝被谢秋琅气到发笑,“不长进的东西,朕看你是想游玩。小时候淘气也就算了,如今都要二十的人了,还这么不长进。明州得空也该管教管教你这弟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