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版编曲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剪辑自前苏联电影,而是前苏联的作曲家肖斯塔柯维奇《牛虻组曲》的混剪。
电影里,“牛虻”光伟正而战斗力十足。
而在作曲家笔下,描述的却是“牛虻”从大学生到作为革命者死去,短暂而起伏的一生。
编曲老师考虑到单言的年龄,曲子大部分在展牛虻初期理想化与神经质的一面。
单言那意气奋发、天下我最大的骄傲模样其实并不特别合适诠释这样的角色,但是他胜在年轻外形好。
甫一开场,他直接就是一溜高级三周连跳。
白衣黑裤的少年起跳时姿态悠然,落冰则如雁降平沙,稳得人无话可说。
表演滑自由度比实际比赛大,单言挣脱了规则舒服,滑得也酣畅淋漓。
旋转从蹲转到提刀蹲转再换足,再直立再燕式再反燕式再换足再弓身……只有人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的。
那奔放不羁的模样虽然不像英国绅士,却很有些西班牙斗牛士的范儿。
到牛虻逃狱那段,音乐声渐高,加速助滑的身影靠着刀齿点冰起跳,如风一般旋转——
一周、两周、三周、四周!
平稳落冰,外刃滑出。
这是四周的拉兹跳!
拉兹跳英文简称LZ,又称“勾手跳”,因为助滑时施力与旋转的方向完全相反,难度仅次于阿克谢尔跳。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人跳出过被裁判们承认的阿克谢尔四周半跳,勾手四周跳是名副其实的最高难度跳跃。
单言今年才刚刚从青年组升上来,居然就可以完成这样高质量的勾手四周跳,当真是把在场的众人都震到了。
这可不是国际赛场,这是商演平台上的表演滑节目啊。
居然跳勾手四周!
短暂的几秒钟沉默之后,掌声如雷鸣一般响起。
演出虽然还没有结束,所有人却都几乎可以确定,眼前看到的,便是今晚的最高难度跳跃。
哪怕他滑的牛虻完全不像牛虻,舞蹈动作也有些僵硬,勾手四周跳13.6分的高基础分是明摆着的。
现役男单就是不一样,直接技术碾压,就问你怕不怕吧!
简冰瞥了陈辞一眼,灯光昏暗,他靠着椅背,眼神悠长,不知看到了哪里。
“是不是很羡慕”
陈辞一愣,失笑,继而摇头。
简冰有些不信:“跳四周的感觉,不好吗?”
奥林匹克的口号就是更快、更高、更强,将竞技的本心描述得通透彻底。
可以跳得更好,偏偏要放弃在难度上的追逐,一心配合连三周半都还跳不好的自己,值得吗?
“你看他刚才那一场,pcs能拿多少?”
简冰沉默。
PCS,ProgramComponentScore,即比赛时候选手的节目内容分。
它考量选手比赛时的滑行技术、编排衔接、表现力(执行力)、编舞构成和诠释表演。
相对于技术得分(TES)来说,PCS的主观因素更大,也更难攻克。
因为确确实实,有些人在艺术表现力等方面就是有所欠缺的。
而单言自世青赛成名以来,最大的优势便是不断升级的跳跃难度,最为人所诟病的,也正是他步法基础不够扎实和PCS太低。
他的跳跃难度基础分一向不错,但是等到执行分出来,冰迷们往往就十分可惜。
与他完全相反的,则是俄罗斯的西多罗夫。
他至今还是没能跳全五种四周,却已然是金牌在手的奥运冠军。
“曾经有体育评论家做过计算,身体的转速得达到每分钟400转,才有可能跳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