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领命”王儒说着也翻身上马。
秦宇看着他那干脆利落的样子,打趣说“将军可不要相让”
“不敢”王儒说着率先冲出去。
日头高了一些,照得人身上开始有些热了,秦宇丢下缰绳,带着王儒返回。
“将军依旧英武,只是这校场没什么意思,待有空同本王去靖山行宫”
“王爷骑射才是大雍第一,微臣自愧不如”王儒笑着说。
落座休息,秦宇端着茶杯,看着前方随意的说“千里迢迢召老将军前来,其实是有事请教”
“王爷吩咐”王儒抬起手臂行礼。
“哎··不必如此”秦宇将他的手放下“之前儒生后辈搞了一些新政,老将军可曾听说?”
“略有耳闻”
“觉得如何?”
晋王问的云淡风轻,王儒却心生警惕,晋王召他来大梁,他就知道与这闹的天翻地覆的新政有关,只是他此刻摸不清晋王的心思。
“老臣离朝多年,早已不谙政事,况且老臣一介武夫,实在是不懂这些儒生的事”
“老将军”秦宇看向他,笑着说“本王还是想听听”王儒纵论国策时,晋王殿下还未出生,此人若是武夫,那其他人又是什么。
晋王不依不饶,王儒斟酌再三开口说“新政由赵尚书等新派人物支持,国策府也是为了尽览天下英才,本是好事,只是··时日尚短,且与晋国旧制大不相同,恐怕会朝野动荡”
“将军说的与旧制不同,引起朝野动荡,是何意?”秦宇追问。
“国策府虽有刘国傅这等老臣为令,可是毕竟所收门生与学宫不同,士气太锐而根基太薄,宫中常侍,侍郎皆由赵尚书选于国策府,常伴王爷左右,难免惹人非议,使人以为王爷为奸人蒙蔽”王儒还是中规中矩,不偏不倚的回答。
“将军鞭辟入里”秦宇点点头,微微蹙眉问“新政本该有益于晋国,却不想引起东阳大案,再听将军之言,看来这新政··不该有?”
“老臣愚钝”王儒心底一惊,迅速说“不知这新政该与不该”
“将军,你太过谦了!”
晋王笑着起身,又向校场走去,王儒跟在他身后,心里想着晋王的话,冷不防的被晋王塞给他一把弓箭。
“将军再比一轮?”
“微臣领命”
两人站在校场,手持长弓,瞄准靶心,王儒率先射出一箭命中红心,他偷眼去看晋王,晋王也正好看来。
嗖!晋王箭羽射出,却半路落下,王儒回神,看见晋王手里的长弓断了。
“王爷臂力惊人,微臣佩服”
“呵呵,将军是这弓旧了”秦宇将坏了的弓递给他,又接过新的重新张满。
嗖!嗖!嗖!三箭射出,箭箭命中,晋王大笑一声,将弓箭扔回去“旧弓扔掉就是了,本王又不缺新的”
晋王坐了回去,王儒看看手里的旧弓,眉毛抖动一下“王爷”他站到晋王面前,忽然跪下说“王亮王康,背君忤逆,微臣愧对王爷,请王爷重惩”
“谁家没几个不争气的后辈,将军言重了”秦宇扶起他“本王记得将军长子正在江源郡戍边,本王巡视江源的时候见过,一表人才,颇有将军风范”
“王爷谬赞了,犬子不值一提”
“二公子仲康听说还未入仕,将军可愿意让二公子入国策府一试?”
王儒恍然大悟,目光下意识的瞥向那把旧弓,原来这新旧更替是这个意思。
晋王想要王氏融入新政,让新政和世族相结合,变得更为稳固,并告诉大梁范氏、徐氏、安氏等世族,这朝政并不是非谁莫属,晋王随时都能找到取代之人,不,其实晋王也在告诫王氏,若不加入,一样会有别的世族想要取代王氏。
“国策府为王爷选拔贤良,王氏不才,微臣倒是想让族中子弟,多多进入尝试”
“哈哈··这才是本王认识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