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懿旨传来的第二日,王府上下都忙着收拾东西,一时鸡飞狗跳,晋王殿下嘱咐将所有东西都收拾干净,而且急切归去的孝心,让人感动。
“王爷,这也搬得太干净?”王蒙看着四周,都有些快不认识了。
“本王也不回来了”秦宇端着茶杯,四仰八叉的躺在榻上,懒洋洋的说“自然要搬得干净些”
“北境不守了吗?”
“轮得着你吗?”秦宇端着书,悠悠的说。
如此重要的位置,俯视整个大雍,距离京城也不过三五日的骑程,要是自己长期驻守才有问题。
自己任北境将军,驻守了五年,陛下没有丝毫怀疑,已经是对他最大的信任了,如今是该老老实实返回封地,省的给了陛下和自己惹麻烦。
两日后
晋王殿下坐在花厅唯一一把椅子上,端着小茶杯,不疾不徐的品茶,王蒙从外面走进,看看他的样子,脸上显出一丝犹豫。
“王爷,一切都已经打点好了,只是”王蒙下意识的瞥向他,继续说“您的书房东西太多,末将想问王爷可要都带走?”
秦宇看了看他,他心里明白王蒙想问的是那些绍筠的画卷。他笑了笑,若无其事的说“哦?”秦宇看向他,放下自己的小茶杯,笑着说“路途遥远带着麻烦,除了一些珍贵的古籍,剩下的烧掉吧”
王蒙微怔,躬身说“是”
庭院里,多年的书画堆在一起,王蒙收拾的很小心,没有一处损坏,也没有一幅画散开,火折落下,干燥的宣纸立刻腾起火苗。
秦宇静静的看着跳动的火苗,一幅画的红绳被火烧断,人像还没来得及展开就被大火吞没。很快地上就剩下红色的火星和黑色的灰迹,秦宇放下茶杯,站起来整理衣袖,大步离去。
宣城南郊的官道上,秦宇骑在马上,看着前路扬起的灰尘,眼底划过疑惑,好多年前没有穆小侯爷的日子,是什么样的?极目远眺,天边大雁飞过寂静无声。
庸和五年五月,晋王奉太后命,回京承欢膝下,以尽孝道。
京城北郊,一里外的驿亭,晋王车驾沿着官道,徐徐向城门靠近,斗大的晋字挂在旗头。秦宇一路上不紧不慢,十日后终于磨到了京城,早在到达京城之前,晋王返京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
城门处,聚集了很多人,除了来迎候的官员,还有远远凑热闹的百姓,他们想见识一下这位当年看走了眼的晋王殿下。
自从秦宇从龙讨逆后,天下间忽然多了许多关于他的传闻,好坏参半,以至于人们忘记了声势滔天的晋王,其实刚过弱冠之年。
“王爷,陛下派百官迎接”王蒙走到马车旁低声说。
“嗯,知道了”秦宇闭着眼睛回答,陛下派百官迎接,百官有多少是来迎接的。
马车缓缓接近城门。
“臣,王谦和率百官恭迎晋王”城门口,一个五十多岁的白胡子老头,恭恭敬敬的行礼,然后跪在马车前。
秦宇从马车上下来,一把扶起王谦和,谦虚的说“王丞相快快请起,老师幼时教导过陛下和本王,学生如何能担此大礼”
“当年一别已经五载,如今王爷雄姿英发,光彩照人,让老朽自相惭愧”王谦和胡须轻颤,微笑着说。
“本王如何能与老师相比”秦宇摆手,浅笑着说“丞相辅佐陛下,天下太平,才是国家栋梁”
“陛下和太后还在宫里等您,王爷还是快快进城”
“学生领命”
马车缓缓进城门,秦宇从车窗向外看去,京城的街道还是那般,无论何时都那么热闹繁华,他看着地上的青砖,上面也许还有自己年少纵马的痕迹。
“京城还是有点亲切”秦宇深吸一口气,勾起嘴角。
马车平稳的停在宫门外,小太监扶着秦宇下车,朱墙金瓦映的整个皇宫熠熠生辉,他看着前方的宫门,大红色的宫门配着金色的铜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点也看不出曾经战火血染的样子。
“王爷,请”
秦宇点点头,跟着领路的小太监进了宫门。
昭和殿,宣帝正襟坐在软榻上,旁边站着服侍的小太监。
“陛下,晋王正在殿外等候陛下召见”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太监进来说。
“快宣”
宣帝站到大殿中央,晋王正拾阶而上,闪耀的阳光,照在晋王的铜冠上,令他整个人更为凌厉。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秦宇站到殿中,恭恭敬敬的跪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