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一次。”
服务员把咖啡送过来了。铮亮的不锈钢咖啡壶,壶身细长纤瘦,造型及其优雅。
顾仁礼给黄小凡加好糖和奶,自己则喝原味的。
“那会很苦吧?”黄小凡不知道那种苦味怎么能咽下去。
“就是苦,才有味道。加了糖和奶,咖啡本身的味道就显不出来了。”
黄小凡从小爱吃甜食,她对一切苦的东西都有一种本能的反感。
“我想和你好好聊一聊。可是,在你家里,我看到老两口的眼神不对。看我就像看一个搞阴谋诡计的特务,让我很不自在。”
黄小凡笑笑。她当然不好意思说老两口嫌弃人家太瘦,怀疑有病。
“我那个初恋是青梅竹马。我们从小学就在一起,互相看着长大的。后来我们一同考大学。本来说好都考合肥的学校,可我差了一点没达到中科大分数线,上了第二志愿武汉理工。她的分数更低,只好上了芜湖的安师大。
“安师大也很不错哦。”黄小凡知道,安师大也是安徽的好学校。
“我们一直电话往来,每天上网联络。心心相印,和和美美,几乎没有闹过大的矛盾。我们已经计划着毕业后把家安在合肥。可是,命运待我太苛刻。”
说到这里,顾仁礼停顿了一下,看了一眼黄小凡:“大三时,暑假过后返校。我因为有事先走了。她乘坐的长途客车在路上出了车祸,一车人死了3个,她就是其中之一。”
顾仁礼一脸茫然地望着窗外。芜湖路上车流滚滚,法国梧桐在微风吹拂下树叶婆娑。
黄小凡惊愕地看着他。
“我被这个打击弄得始终缓不过劲来。我怎么也不相信她就那么走了。一句话也没有留下就走了。我白天黑夜都想着他。夜夜失眠。没有心思上课。身体也就日益消瘦,还差一点得了肝炎。”
怪不得人这么瘦,原来是为情所困,得了相思病。
十一。原来如此(2)
“后来呢?你就考研了?”
“是啊。我们原来计划一起考研,考到合肥来。她没有了。我只好把思念化作学习动力,一门心思学习。后来就到了合肥。也是完成我们两个的心愿吧。其实我可以考到更好的学校。但我想让九泉之下的她知道,我在实现我们两个的心愿。”
“后来,你就一直没有再谈恋爱?”
“没有。我心里只有她。好几年过去了。我都放不下对她的思念。别人给我介绍了很多女朋友。我也见过一些,可就是没有激情。”
“那你就打算这么一直单着?”黄小凡此刻暂时忘了自己的事,一门心思地为顾仁礼着想。
“嗨,谁知道呢?我也想开始新的生活,新的感情。可是感情这种东西,有时候不是自己主观能够改变的。只好等等看,走着瞧吧。”
“你父母呢?他们是不是为你着急啊?”黄小凡想起自己的父母,尤其是母亲那个着急劲头。
“是啊。我父母在农村。一个姐姐早就出嫁了。父母想早日抱上孙子,催了我好多次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爸妈也是一样,总想让我早点嫁出去。”
“你是怎么回事?”
“我和你不一样,我是被人甩了。我在大学里交的男朋友,毕业后攀上了高枝。哎,不提也罢。总之都过去了。”
“哦,这样。也是经历了感情阵痛的。来,我们咖啡代酒,为我们的不同遭遇,碰一下,算是知己了吧。”顾仁礼郑重地端起咖啡杯。
两人轻轻一碰杯,变成了知己。
黄小凡忽然觉得有点可笑。两人的关系从相亲对象,变成了家教师生,现在又成了情感知己。
“既然你不想谈恋爱,为什么又同意和我见面?”黄小凡这时才想起这是个问题。
“你不知道,学校里给我提亲的人太多了。我原本一概不答应。但是,人家在议论我眼光高,又怀疑我有毛病。搞得我整天心烦。尤其是,我们学校有个女老师,好像对我一见钟情,特别主动特别热情。我好几次干脆地拒绝了她。我对她明确表示说,我现在不想谈恋爱。可是人家紧追不放,弄得我很尴尬。”
“你就没有试着和她谈谈,也许能有共同语言?”
“不行。她根本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而且,我现在也没这心思。”
“没心思干嘛还答应我家表叔的提亲?”这话一出口,黄小凡就觉得自己口气太生硬。
“你表叔是我的指导老师,对我很了解。一是我不好驳他的面子。二是我听了你的情况介绍,觉得你确实比较优秀。就想试着见一见吧。”
“那你对我什么感觉?”
“感觉嘛,挺好的。不是我恭维你,确实,自从我的初恋去世后,你是我遇到的最好的一个相亲对象。”
“可我看你好像也没有主动啊?”黄小凡不假思索地问道。
“哈哈,一是我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二嘛,我看你也是心不在焉地,我若太积极了,被你拒绝了会很伤自尊哦。”
“哈哈哈。”黄小凡大笑。头一次遇到这么坦率地说出自己心态的人。
“看来,我们还是做朋友最合适。”
“嗯。我也这么认为。”
“叫做什么来着?我是你的蓝颜,对吧?你是我的红颜。”
“嗯,没错。”
“来,喝咖啡。”顾仁礼拿起咖啡壶,为黄小凡和自己添加上,又为她加糖和奶。
“我自己来吧。不能老辛苦你。”黄小凡说:“也不知道为啥,自从和你一见面,我就觉得你好像是我的一个同学。从没把你当作什么相亲对象。”
“这样啊。哈哈。”顾仁礼苦笑了一下。
“好了,从今往后,咱俩就是知己朋友,好吗?有事就互相帮忙。行吗?”
“没问题。我叫你姐,行吗?”
“当然,我比你大两岁呢。我这个老姐当定了。”黄小凡兴奋地:“哎,如果需要我当你的临时恋人什么的,尽管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