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1(2 / 2)

第二天,我打开网页却发现获得最高赞数的不是自己,而是另一个在我之后的回复,ID叫平湖秋月,简介是北京故宫工作者。他写道:

谢邀。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首先想说明一件事,本人在北京故宫工作已经5年多了,但还是有很多人会误解,搞文物研究的人或者考古学家也懂辟邪的风水法术,我需要解释一下,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比如我表姐的一个同学,前段时间在北京买了房,但是家中遇到了一些怪事,听了表姐说我在搞文物工作,就非要拉我去他们家看风水。实不相瞒,我对风水几乎一窍不通,但看在表姐的面子上也只好跑了一趟。

表姐的朋友,也就是房主,称呼为A小姐。他们家原来不在北京,是外省做地产的暴发户,儿子在北京上大学想在本市落户,下了大本在西五环新买了一个小公寓。可是,刚装修完入住没多久,表姐的儿子小孙就吓得不敢再住了。

这间房子是小孙一个人住。一天晚上,小孙在入睡时似乎听见了房间外的客厅里有人走动的脚步声,他一开始以为是楼上传来的声音,没有多留意。

可是半夜起床上厕所时,桌上台镜的一角映出了半个人头,光线太暗看不清楚,小孙的第一反应是自己的头,可他转头时,余光却瞥见镜子里的人头一动不动,十分僵硬。这时,他忽然意识到那个人影不可能是他自己,因为角度不对。小孙身上起了一层薄薄的冷汗,仔细一看,那小半个人头竟然是披着长发的!小孙顿时吓得睡意全无,裹着被子在卫生间里过了一夜。

起初听了他的故事,我认为只是心理作用。在他的卧室看了一圈,我注意到一个很大的落地电风扇,在合适的角度下,电风扇能映入桌上的镜子里,关上灯后,就是一个形似人头的黑影,墙上挂的吊兰也酷似头发。我说出这个想法后,小孙似乎也认同了我的观点,因为紧张而误把电风扇当成人影了,当时就把电风扇移出了房间。

事情还没结束,第二天我又接到了A小姐的电话。她说这天晚上小孙又听到了客厅的的脚步声,而且还发现她们家有一盆植物前一天还是好好的,花盆突然碎了一角。他还特地去拜访过楼上,却发现楼上那户根本就没人住,声音不可能是从楼上传来的。

于是周末我又抽空去了一次她们家,这几天小孙也临时搬回了宿舍住。

这次我不仅看了小孙的房间,屋子的别处也里外查了一遍,最后在厨房的一个贴着天花板的柜子顶格发现了一个小瓷碗。那个柜子本身不是用来装东西的,而是专门用来隐藏突出墙壁的下水管道,不论是装饰还是收纳,在这里放一个碗,都显得非常奇怪。

据小孙和A小姐说,这个碗不是他们放的,他也从来没见过,不知什么时候有的。小孙把碗拿出来以后,碗里只装着一个一平方厘米大小的透明薄片,上面沾了已经干涸的暗红色液体。像是塑料片,但是比那要硬。

当我看见它的时候,就有一种直觉,那是片人的指甲。

我拿出那枚硬片,问小孙在装修期间有没有和什么人产生过矛盾,他说记得有一个邻居来抱怨过装修的声音太吵了,影响她休息。我又问对方进过你家吗,他犹豫着点了点头后又摇了摇头,说好像没有。

我告诉他这可能是一种“木工厌(ya)胜”术,是古代咒术的一种,类似于所谓的降头术,在《说郛续》和《便民图纂》中都有过记载。

古人的意识中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万物有灵论”。这种古巫术没有什么规律可寻,一般以在房屋中藏一些邪祟的物品,例如木偶,棺材,毛发,来达到诅咒或干扰屋主生活的目的。民间有一种风水习惯,请木匠建造房屋时,往往都会盛情款待,不敢得罪,以免对方在暗中做手脚报复,使屋主破财遭灾。木工厌胜在明代曾风行一时,传说朱元璋召集万人营建凤阳时,中途却突然停工,就是因为发现了有木工在厌胜。

之后我建议他将碗和硬片丢掉后换锁,自从小孙换过锁之后,A小姐就没再给我打过电话了。

至于他们家之前奇怪的脚步声和花瓶碎裂究竟是不是鬼怪造成的,其实我也不太能相信。我更偏向于是人为的恶作剧,而碗中的那枚硬片也许什么都不是。

就这个问题上来说,我想现代人应该很少有机会能碰到类似的事情了,比起木工厌胜,酒店房间藏着摄像头的几率肯定要大得多。古人敬仰鬼神,很大的原因在于科技知识的缺乏。世界上可以用科学解释的灵异现象很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种心理作用,当你不了解对方时就会产生一种未知的恐惧,而当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时,就不会觉得有多可怕了。

……

看到这儿,不说他的内容怎样,光是凭这家伙吹嘘自己的职业我就不屑去看,在故宫工作?给自己套高大上的头衔谁不会啊,我可不信真正的文物专家会来答这种问题。但是……好吧,我承认他编的确实比我编的更加吸引人,甚至还开了学术外挂。

我情不自禁地点击到他的主页浏览,发现他经常回答的多为文物和历史相关的提问,还有一些似曾相识的奇怪问题……难怪,那些问题好像我以前也回答过。再一看,这人居然关注过我。

我好奇心胜地顺手给他发了一条私信:你好,你写的回答真不错,请问你真的是北京故宫的工作人员吗?

过了没多久,他就回复我了:晚上好,你写的也很棒。是啊,你呢?

非常公式化的措辞。

我不由心生疑惑,我会被邀请回答的问题大部分都是那种,surfaxepro2和maxbook哪种性价比更高,windous11总是蓝屏重启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按理说他是搞文物的,我是学IT的,我们的专业几乎没有交错的地方,他好好的关注我干嘛?

想着说不定是个奇怪的果粉……但我并不打算告诉一个陌生人自己的实情,于是随意回道:还没正式工作,在一个500强的公司做实习。

他回:很厉害。你有w博吗?想关注一下你。

既然他问了,出于礼貌我就把自己的w博ID发给他了,平时我w博玩得少,基本只有偶尔点点转发。我也看到了他的w博,他还发了不少,大部分都是文物的科普和介绍之类的,我有点惊讶,他的发博定位还真是北京三环附近,甚至有时定位就是故宫……虽然现在定位也可以伪造,但为了装B事无巨细地包装自己,我觉得不至于。

抬头看见本应该去面试的小王还没有出门,正沮丧地把脸埋进被子里,说他发去北京某公司的简历又被拒了。

第03章

上大学的时候,小王就和我说过,将来毕业了想去北京工作。我问他原因时,他说北京是首都,是大城市,在北京,工作的都是高层人士,买房的都是富二代。他说这话时满眼透着崇拜向往的神情,显得特别没文化。我嗤之以鼻,不置可否。

像小王这种出生于十八线小城市的土凤凰说出这种话并不奇怪,我和他不一样,我老家就在上海。

虽说北上广深属于同等级的一线大城市,但从小比起北京,我更欣赏带着精英范的上海。在我印象中,北京虽然听起来足够大气,却永远带着一种北方土生土长味儿的沙尘气,不如南方来得山清水秀。而且,平均每年都有10部以上的好莱坞大片在上海和香港等地取景,在北京也有,但数量远比不过上海,足以体现上海的国际化和跨文化水平略高一筹。

公共课上,我正端着平板打字,小王拉了拉我,说快看刚才发言的女孩,一排左数第三,也太漂亮了吧,不知道有没有男朋友,好想泡一次啊。

我的眼镜险些被他震掉,把眼镜推回去后,我远远审视了一下小王所说的“一排左数第三”,然后转头对他说就这样你也看得上?

小王用不可思议的神色看我,这么清纯的女星脸,这样的还不行?那你喜欢什么样的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