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我明日就会带两万人马前去蓟城,家里还需你和墨竹多多照拂。”楚玥把青松喊来,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交代此事。
“殿下不带墨竹?”青松问。
楚玥摇头:“我早听闻此次离辽之战,北离太子亲征,我带着墨竹过去,岂不是唯恐自己不露馅?对了,去给我准备一副面具,我明日戴着离开。”
青松抱拳拱手道:“殿下放心,我会尽自己所能,护好两位小殿下的周全。”
“麒儿向来稳重,我倒不怎么担心,主要是看好麟儿,别让他胡闹。毕竟楚琛身上背着四哥的一条命,他就算想趁我不在的时候动王府,也绝对不会为难两个孩子的。”楚玥交代。
次日一早,楚玥领精兵两万,朝着蓟城方向而去。
--------
秋天刚至,海河畔还吹着阵阵热风,谢长歌身穿武服,立于水畔。
“渊儿,你知爹爹为何驻兵于此吗?”谢长歌负手而立,转头朝站在他身侧的谢临渊问道。
河面不算太宽,一眼望去就能看到对岸,临渊眺望了一会儿,若有所思地答道:“驻军临近水源,方便取水。”
“还有吗?”谢长歌继续问道。
临渊想了想,又答:“背靠海河,辽人若来偷袭,渡河动静太大,因此只能从不靠河水的一面攻击。”
“不错。”谢长歌说,“那渊儿你可知为何我们要在上游扎寨而非下游吗?”
临渊思索半天,最终摇头道:“儿臣不知。”
“孙子曰: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上游地势较高,水草丰茂,军需充足,将士们不易生病,此其一。若驻扎在下游,辽人可趁机在上游的水中下毒,我们驻扎在上游,可防止其阴毒手段,此其二。”谢长歌讲到。
临渊听闻,忙道受教。
二人谈了不多时,有一裨将匆匆来报:“辽人突袭,时大人已带人去应战。”
谢长歌忙朝左右吩咐道:“护好皇孙殿下,孤去去就来。”说罢,穿上铠甲,带着一队人马朝战场奔去。
战场上刀光剑影,嘶吼声、咆哮声、惨叫声不绝于耳。杀伐中,人命好像算不得什么,每一□□下去,都会有一个家庭失去爱子,有一个春闺姑娘再盼不来情郎,谢长歌不喜欢这样,因为他自己失去过挚爱,知道这每一个濒死灵魂身后的厚重。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