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拿主意。”
见他还是忧心忡忡的样子,明楼拍拍他的后颈,语气轻松地说:“小孩子不要心事这么重。再说大姐又不和你发脾气。”
明诚转过脸来看他一眼:“大姐是从来不和我发脾气的。”
“家里就数你最省心。明台骂了也没用,骂我是根本骂不过来,家里总要有个不挨骂的人吧?”
明诚笑了:“大哥才是最不该挨骂的。”
“行了行了,嘴不这么甜,我也会带你吃顿好的。吃点心好不好?就在秦淮河边上。”
明楼既然这么说,明诚自然都说好。但等两个人坐上了车,他疑惑地看着明楼,问:“可以去那里吗?我们去年送你来上学时,大姐不是说……”
“你会主动和大姐说吗?”明楼失笑。
明诚摇头。
“这不就对了。阿诚,想不到你年纪不大,知道得倒是不少。”明楼忍不住打趣起了明诚,“就是吃个点心,想到哪里去了。”
明诚的脸登时涨得通红,好半天才挣出一句:“……明明是你买的《桃花扇》。”
“我书柜上只有《桃花扇》吗?”
明楼反问时总有一种特殊的戏谑神气,眉头轻轻挑起,嘴角的笑意却未必能到眼里,必须很仔细地分辨,才能知道这是不是一个真正的询问。
看了看他的眼睛,明诚也问:“所以大哥还藏了什么戏本?”
明楼假模假样地打了一下他的脑袋:“《史记》《通鉴》不够你看?大姐忙顾不上你们,现在我也不在家,小孩子家家,就乱看起书来。看来真是要翻天了。”
明诚把后半句当了真,想了一下认真反驳起来:“可是大哥,以前你也说,《桃花扇》里那支《古轮台》,论其情意,比唐宋大家并不逊色啊。”
“……我哪里说过?”
“就是说过……”明诚嘀咕。
明楼知道明诚记忆力惊人,不然也不能十岁前一个大字不识,十五岁就能跟着同龄人一起读中学还成绩优异了。他蓦地生出了考他一考的心思:“什么时候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