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166(2 / 2)

“没法合作了,咱俩散伙。”

李玹雨看够笑话,毕竟良心未泯,开始为经纪人支招,把金秀贤在他生日送车的故事掐头去尾隐掉主人公讲了一遍。池烈听得两眼发光,“开挂放大招,那姑娘怎么逃得掉。”

“……”确实逃不掉,都死心塌地了好吗!

说回正题,恰如丁艺旭早前所言,看这卡司,抗票房的重担一大半压在李玹雨身上。另一半,则由荣膺百想新人导演的丁艺旭扛起。

开机仪式后,有媒体以“丁艺旭李玹雨再度携手,又一对默契组合就此诞生?”为标题写了一篇报道,编者还提到宋康昊与奉俊昊的五次合作,从《杀人回忆》到《汉江怪物》,均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丁艺旭和李玹雨,能否书写又一段导演和演员无间合作的佳话,我们拭目以待。

化妆间里,李玹雨看完报道,先是吓了一跳,大字报大字报,捧杀害死人,转念一想又觉得大可不必如此杞人忧天,是不是捧,起码得等上映了以后才能见分晓。

造型师拨了拨李玹雨的头发,“可以了。”

李玹雨照照镜子,满头油腻腻的金毛也就算了,造型师还故意留出明显的黑色发根,打破仅有的一点点时尚感,难看到不能忍。

还有服装,膝盖破洞的牛仔裤,廉价的黑色皮夹克,内衬一件黄色背心,左边脖颈至肩膀还画了一片说不清是什么东西的藏青色纹身,李玹雨直摇头,“真是,观众要长针眼了。”

丁艺旭上下打量他,“不错。”

李玹雨苦着脸,“导演,《新世界》里的小混混都是西装笔挺的。”

“不一样。你要演一个虚张声势胆小如鼠的小混混。”

“唉……我知道。”

第192章

《目击者》这个故事的架构并不复杂,一个小混混,一个变态杀人犯,一起灭门凶杀案,一名遗孤,一场游走在灰色地带介于正义和非正义之间的较量,从中引出一个灵魂的洗涤和皈依,投射出对人性的拷问以及对现实的反思。

李玹雨扮演的角色是个最最低层的小混混,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人人都喊他老鼠,他也确实像只老鼠一样胆小怕事,永远躲在不起眼的位置,混得一口饭吃。

所以整部影片的第一幕是场群架,李玹雨紧紧握着一根棒球棍,缩在人群后方,镜头扫过一堆挤在一起斗殴的男人,最后定在他身上,单薄的身形,茫然不知所措的惶恐,他不主动袭击,只是抓着棒球棍伺机闪躲,鲜血飞溅到他脸上,他吓得赶紧闭眼。

这场斗殴在警车鸣笛声里终止,一群刀口舔血的黑道分子四下逃窜,李玹雨也一同拼命奔跑,镜头跟随他从一条巷子跑进另一条更小的巷子,他路过一盏又一盏街灯,光影忽明忽暗,残留在他脸上的鲜血糊成一片,他剧烈的喘气声被同期收录,直到他躲进一个垃圾回收站。

这一段戏大约五分钟长,从斗殴到逃跑,丁艺旭却花了足足三个晚上拍摄,尤其是奔跑,李玹雨数不清一共跑了多少遍,当中还吐过一次,苦不堪言。

吐完之后,李玹雨倒在地上难受的透不过气,丁导演亲自送来一瓶水,李玹雨喝水漱口,待平复后问道:“导演,问题出在哪里?”

丁艺旭说:“玹雨,你演得很好,但你传递给我的情绪太多了,我不需要那么多。”

“……嗯?”

“试试这样,你只要狂奔。”

李玹雨从地上爬起来,虽然对丁艺旭的要求似懂非懂,不过实在不想疲于奔命了,化妆师替他连上妆,李玹雨照着导演的要求又跑了一遍,丁艺旭终于喊过。

但是又来一个新问题,丁艺旭临时起意,要特写李玹雨躲在垃圾堆里的画面。

李玹雨重重点了点头,表示没问题。

垃圾站的味道,好吧李玹雨不想回忆,他回家洗了三遍澡,那股酸腐味依旧在他鼻端挥之不去,李玹雨又一次觉得片酬开低了。

话虽如此,透过监视器观看画面,李玹雨大概明白了丁导演想要的表演方式,老鼠这个人不光胆小,而且属于年轻人的锐气被磨掉了大半,他的性格中还有麻木的成分。

李玹雨很喜欢那个在垃圾堆的镜头,四周漆黑,他的脸上染着血,喘气声从强到弱,表情匮乏,但眼睛里隐约透出一丝恐惧和害怕。

丁导演对效果赞不绝口,李玹雨觉得一切都值了。

《目击者》开拍后两个礼拜,李玹雨接到《较劲》剧组的通知,电影定于四月末上映,从四月中起需要他挤出时间参与宣传,原本该是义不容辞的事情,可是李玹雨一看到自己的金毛就头大。他打电话跟朴基雄抱怨,基雄哥居然没取笑他,反而还安慰道:“想想当年拍伟隐的时候,我还顶着那头橘发上过台领奖,玹雨啊,你知足吧。”

李玹雨瞬间释怀。

四月最后两周,李玹雨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连日脚不沾地跑宣传,难得的空闲需要回剧组赶戏,用他姐姐的话说,根本是在燃烧生命。李玹雨笑她太文艺,“你弟弟生命力顽强,野火烧不尽。”

值得庆幸的是《较劲》票房很不错,称得上叫好又叫座,李玹雨自然不敢居功,毕竟主演是备受国民肯定和信赖的黄政民。从电影海报上看,李玹雨和另一个演普通少年的男生分立在黄政民两侧,演员名单上李玹雨的名字排在第三位,虽同为主演,可见还是有主次之分的。

李玹雨不觉得有什么好计较,倒是池烈有点不高兴,“你演得比他好多了。”

李玹雨回一句:“但他戏份多。”

观众却不这么想,池烈看了部分剧评,脸上乐开花,放大给李玹雨看:我们总是习惯夸奖凡人的勤奋,艳羡天才的成就,但我们忘了其实天才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他们也会陷入人生的低潮,然后思考着,暗暗努力着。一张白纸容易涂上颜色,但要一幅彩色画比之前精彩,难度比前者更甚。李玹雨的表演,轻描淡写却恰到好处,天才有他的尊严和矜骄,也有他的追求和妥协,他在这两者之间做到了完美的平衡,甚至经由他的眼神还赋予了天才不服输的坚韧。不够凸显的角色,他却以一身再普通不过的白色道服脱颖而出,让人印象深刻。我想,现实中的李玹雨亦在经历这样的过程,年少成名,不破不立,厚积薄发,方显属于他的光华。

李玹雨被夸得不好意思,直呼受不了,“太夸奖了,当不起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