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过程中,李亦秋随着金夏镜头下赋予的情感慢慢发生变化,他的世界不再冷冰冰一片,美好、善意、慷慨、恩泽,十八岁的他,终于破开长久以来冰封的内心,变得明朗坦率。
李亦秋带给金夏重新出发的勇气,而金夏教会了李亦秋爱和被爱。
金夏和李亦秋,在这段际遇中彼此贴近,自然的走到一起。
但这故事,在两人获得新生后,忽而急转直下。
离家逃跑的李亦秋被家人找到,金夏这才知道这个少年的真正背景,他是豪门巨富的庶出次子,生母在他出生时就离世,他在那样一个复杂的环境下独自艰难的长大,父亲严厉,养母自私,无怪他有那么糟糕的个性。初遇那次,正值李亦秋不堪忍受家族压力的顶点,他逃到这里,才得以认识金夏。
李亦秋被带走了,金夏仍固守在那个小村落。
然后是漫长的分离,李亦秋在未知的地方成长,而金夏始终坚持着他一个人的地老天荒,依靠那些稀少珍贵的回忆独自面对命途。
五年后,金夏带着他所有的作品回到首尔,举办一场个人摄影展,他把那张在溪边拍的照片摆放在场馆最中央。
最后一幕,也是在一个黄昏。空旷的场馆,金夏站在李亦秋的照片前,那一幕幕鎏金的画面晃过他脑海,仿佛是一场时光的仪式,起承转合,不变初心。金夏转过身,那个少年翩然站立在不远处,一如初见。
李玹雨静静坐着,无法自拔。
李玹雨不认为它会是一个卖座的剧本,但不影响他对它的钟情。
这个故事不复杂,也算不上催泪,甚至还有些狗血老套。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平铺直叙,蜿蜒向前,在结尾处留下可填充的空间,引人遐思。
丁艺旭说过,这是一个关于相遇和离别的故事。这个概述很准确,但最吸引李玹雨的,是金夏和李亦秋之间那无声胜有声的情感,他们之间不曾说过爱,却有最默契不悔的等待。不求回报,不求重逢,只因为还有爱。
李玹雨已有决定。
黄昏将过,日光褪去灼热和光明。
金秀贤合上剧本,站起来按亮顶灯,光线逐一扫过室内的家具摆设,映上那个抱膝而坐的少年。
李玹雨看向金秀贤,他说:“我想演。”
金秀贤说:“那么,一起。”
第62章
李玹雨问:“哥,你真的有兴趣演吗?”
金秀贤答:“嗯,故事很简单,不过演好不容易。”
“为什么这么说?”
“你没发现么,剧本里对白很少,想要演好全靠眼神和肢体语言。”
李玹雨颔首,“你一说还真是这样的。”
金秀贤笑,“我觉得是一次挑战。”
李玹雨说:“那对故事本身呢?”
“或许是优秀的小说,不过作为剧本就……薄弱了点。”
“不是问你这个,我是问,嗯,感想?”
“我喜欢他们之间的感情。”金秀贤想了想,接着说:“很难得。”
李玹雨说:“我也很喜欢。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一定要演。”
金秀贤试探着问:“两个男人的爱情,你不排斥吗?”
“为什么要排斥?”李玹雨面露憧憬,“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纯粹的情感,很高贵。”
金秀贤唇角上翘,“比李海真呢?”
“两者不同吧。”无从比较,李玹雨很苦恼,“李海真什么都不懂,李亦秋最后懂了。不过,都还是孩子嘛。”
“噗。”金秀贤掩饰笑意,“看来你又得本色出演。”
李玹雨怒,“呀!”
“……”
时间不早,李玹雨站起来,“我回去了。
金秀贤想挽留,奈何苦无对策,他甚至祈祷刮台风下暴雨,可惜天不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