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还有一些主要成员因各种原因未能到会,最终计票将在这些人投票递回后再确定。但以目前结果来看,名可秀任党首毫无争议,丁起、赵鼎二人当选执事也可确定,另外两名执事则有可能在宋藻、谢有摧、郑彀、陈旉四人中产生,党议会的名单也大体出来了,或有个别人最终有变动。
而副党首为空缺。
因为卫希颜拒绝对她的提名,理由是名可秀当选党首已是确然,她身为党首的配偶便不能提名副党首,以免党内权力集于一家。名可秀只笑不语。丁起、赵鼎、宋藻暗翻白眼,心道:分明是想躲闲。这三人与卫希颜共事久,知道这位国师枢密使不耐琐务,在枢府任事都是抓大放小。丁起便说:“卫国师不任党贰,某等孰人贤能威望可逾之而任?”意思是,没有人敢认为自己的能力和功绩可越过卫希颜而任副党首。
卫希颜却坚持道:“先例不可启。”
这个理由很正大。
众人一时相顾无语。
丁起、赵鼎、宋藻都觉得牙痛,卫希颜若不任副党首,肯定更不愿意做执事,难道只做党议员?——那谁又敢做执事?
作者有话要说:大公党,某真心觉得这个名不错~~~~~
☆、奠基之年
最后还是名可秀解决了这个难题,在理事会中设“资政理事”一职。
“资政”原意是帮助治理国政,朝廷设有资政殿大学士一职,专授罢职的宰辅,无吏守、无职掌,仅备皇帝谘问国事。用于理事之衔,也是取用顾问之义。资政理事作为党内常议会——理事会的成员,与执事拥有同等的议事、决事权,但不得担任党内任何职务,即不具有领导权。
这个职务并不仅仅是为了卫希颜而设立,在座的诸人都已经想到了,这个职名对于安置个别德高望重或功勋卓著但却不便于在党内任实职的成员而言是极为合适的。
接着是选司察。
司察是理事会下的职务,按理应在理事会成立后由理事会选出。但司察一职有特殊性,职司党内纪律和监督,是党内司法者,故决议由国家党议会公选,以保持司察的独立性。
至于理事会之下的掌书记、司计、司闻、司宣、司靖等职位人选,则在理事会成立后,由党首提名、理事会选举确定,不需经由国家党议会公选。
在这次会议结束后,至四月底,因各种原因缺席第一次国家党议会的大公党重要成员的选票陆续到齐。
至此,第一次国家党议会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结束了。
所有参与投票的振道社成员都是“名党”的骨干,毫无异议地都当选为国家党议会的议员;“名党”的骨干中,还有非振道社的成员,如莫秋情、孟曙等人,由名可秀推荐,也成为大公党的创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