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鸟羽上皇虽然及不上祖父白河法皇的雄才大略,却也懂得兵权平衡的道理,现下两大武家势力中河内源氏已明显弱于伊势平氏,而平氏在对宋贸易中又积得了巨大财富,其势蒸蒸日上,鸟羽上皇这会要扶河内源氏一把,于是平忠盛的进言便落了空,只得盘算在京都加力,努力笼络好上国的两位使臣。
且不提平安京中上皇君臣的各自打算,卫希颜一行从京都出发,往北去就是近江国的琵琶湖,南北长一百三十余里,官道沿着湖岸迤逦往北,道路两边是还没有化去的积雪,抬眼便可看见伊吹山和比良山的雪峰,再往北望,遥遥可见白雪皑皑的富士山顶……
阵阵凛烈的寒风从雪山上吹下来,将队伍中戴着镶毛乌帽子、全身裹在毛皮大裘里的治部大辅源有仁吹得打了个寒战,戴了翻毛皮套的右手却依然持着白木折扇,尽显公卿的优雅风姿。
源为义暗哼一声转过眼去,却也不得不承认此人丰姿仪容朝中无人能及……只可惜,还是打动不了上国国师。
源为义很是愉快地偷笑了。
治部大辅源有仁是前导使,在副使源为义之上,而源有仁能得到这个位置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治部省的职司所在,二是不属于朝中任何势力派系,各派都相对放心,当然跟治部大辅俊丽非凡的美姿容也很有关系,临时前鸟羽上皇就密嘱他:尽心侍奉卫氏国师,若能得其欢宠最好。
源氏美卿怀着一腔仰慕之情,竟然抵受住了卫希颜的威凛气势,行途中策马横笛,丰姿秀美异常,笛声时而清幽悦耳,时而丰朗灵动,时而又高亢嘹亮……种种调子倾诉着心中情意;逢歇马用膳之时,又献上新做成的和歌,优雅动听的歌咏声让侍卫们大饱耳福。
之前大宋使团入住使馆后,尽日都有俊美的公卿子弟入见门廊相递和歌,表达对上国国师的倾慕之意,侍卫们从最初的惊怒震诧瞪眼珠子,到后来表情淡定的一边听歌咏一边在心底比较谁长得俊、谁的歌声动听、谁的诗写得动人……对倭国贵族大胆直白的求爱风俗已经习惯到淡定自如,因此治部大辅的笛音与和歌诉情在侍卫们眼中也就不以为异了。国师说过,异国异俗,入乡随俗。
这景况却让护行的兵卫统领、左兵卫佐源経国看得瞠目,这位国师阁下的眼神比他腰间的太刀还要锋利,治部大辅竟然敢凑上前表情意,实在是有胆色!——对治部大辅的景仰油然而生。
尽管佩服治部大辅的胆色,左兵卫佐却没那个胆子往前凑,他的热情都倾注在了国师侍卫统领萧都尉身上,一路上都异常谦卑恭敬地向他指教剑道。
兵卫佐的剑道即指是武士刀刀法,他修习的是河内源氏的祖传刀法,由先祖父“八幡太郎义家”创立,人称“义家一刀流”,以杀戮磨炼剑技,追求一刀杀技。自从见识到萧都尉的武技后,源経国就心生向往,拿出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执著精神紧随在萧都尉左右。
萧铮被他缠得有些头痛,但源経国一口一个“请指教”,一口一个折腰拜礼,恭敬谦卑得让人不好给脸色。不过,萧铮也不是吃素的,言语上的推磨功夫和他的武技同样出色,就这么推着磨着,直到出了近江国进入美浓国也没有松口。
相比左兵卫佐的坚持不懈,治部大辅已经消停了,满脸神伤地行进在队伍中。
兵部大辅却是心情愉悦:卫氏国师果然不是美色能打动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