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乙哥只得放弃捕捉这些宋人“生口”的打算,转念一想那些僧人也是“生口”,那些宋商又没有说和尚不是“生口”,当即又兴奋起来。
但出于谨慎,他先遣出了斥候。
从西峪村到抱阳山南山的定惠寺不过十一二里,斥候很快返回,说未发现敌情。
耶律乙哥大笑挥臂,“儿郎们,发财去!”率领三百契丹骑军泼剌剌往南驰去,很快就出了村庄,远远可望见前方起伏的丘陵。
***
西峪村之所以叫“峪”,是因西南向有丘林形成的低缓坡谷,南北二里余,宽二十余丈,村人称西峪。
从村庄往抱阳南山,必得经西峪而过。
丘坡上的树林很广,东西有七八里,属于抱阳山往东南延伸的余脉,近山的西面树林比较密匝,往东去林木渐疏,近西峪二里时,林木间已开阔得可容四匹马并骑而行。
此时,在西面林子的深处,五百名身穿皮甲的宋军骑兵牵着马缰坐在地上,战马衔了枚,林中静静无声,每过一刻,便有宋兵模仿云雀叫声,引得林中鸟儿相和,间或飞起几只鸟雀扑腾一会,跟着又安静下去。
最前面的宋将手握白蜡枪,盘坐的身姿也挺拔如枪,年约二十八九,五官英挺,剑眉下有一双坚韧、刚毅的眼睛。
这人正是河北路中山府的马步军总管,岳飞。
他身后的宋军是驻中山府的马军——骁骑军,是北廷禁军的精锐之一,其中一半是在建武初年狙击金军的老兵,另一半还是从未上过战场的新兵,但经过四年严酷苛刻的训练和野外演战,岳飞对这些部属有着坚定的信心。
坐在左手边的是骁骑军第三营的指挥姚政,和岳飞同是相州(治安阳,今河南安阳市)汤阴人,一起“招刺”为广锐军,经历了靖康年和建武朝的战争,是岳飞坚定的拥随者,长得方面阔额,目光沉毅,看起来很稳重,很难想象这位青年部将才刚满二十五岁。
岳飞身后是他的亲兵队,拿着鼓帜令旗,其中身膀最阔的旗兵叫石頳(chē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