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正副主考官由朝廷指定,主司为宰相丁起,副司为礼部侍郎周紫芝、御史中丞赵鼎、吏部侍郎叶梦得;除了正副主司外,根据科目不同又设执行考官。
执行考官必须通晓该科目,面向六部、各司监、地方州县公开选拔,不限官职、资历,均可自荐,由政事堂会同礼部按条件精选后,在三月中就集中到京城进行考前聆训。
“集中京城考试有两个好处!”
名可秀对丁起、宋之意道:“一是有利于对考官监督,保证科考的公允;二是这道制举诏令颁布后,必会引起争议甚至反对,这些考生如分散在地方州试,难免不生出事端,地方官如不妥善解决甚或暗中搅局,便会对制考形成恶劣影响,破坏变革。”
“宗主英明,料事周远,非愚等可及!”宋之意一甩袖子,拱手潇洒揖礼,神态风雅之极。
丁起侧头扫了他一眼,目光略略有些古怪。
***
待两人告退后,卫希颜从书阁的里间走出。
“可秀,我现在相信了。”她笑道,“这个宋之意呀,你若说月亮是方的,他一定不会说圆的。”
但这位名列名花流八大高手之四的“写意风流”绝不是平庸无能的拍马逢迎之徒,却当着丁起的面能将自家身段放低到如此!这人,能圆能方,和丁起倒有得一比!
名可秀抬眸一笑,淡淡道:“方才那番话,他心中早有定见,不过是借我之口说出罢了。”
“哦?”卫希颜微微扬眉,心忖宋之意隐下对策不谈,莫非是不愿在丁起这位宰相面前太过出位?
这宋之意,当显时显、当隐时隐,看来深谙官场进退之道!
假以时日,必是朝中能与丁起并肩的人物!
*********
新制举的举试和进试各为三天,考试场面同以前的科举相比,颇有些特异。
考场并非统一集中在贡院,而是因地制宜,分散进行。
如“直言极谏科”、“博通籍典科”、“商科”、“算科”等科目在贡院考试;而像农科、水利土建科、矿冶科这类技作性强的科目举试是在贡院文考,进试则在京郊农田、将作监工坊、或矿冶署的浙东矿场等地进行实作考察。
除了考场不同外,新制举在考试方式上也若干变革。
譬如直言极谏科,选拔的是未来的台谏官员,首先必重德行,除了笔试经义、法令外,更增加了一项卫希颜所说的“情景”考试。
考生被吩咐听宣号进入阁子拿考题,但阁子里却没有考官,而是一名杀气腾腾的京卫军军士,横眉瞪目要考生解衣,说是“奉丁主司之命,搜检有无挟带”……
考生有何反应均会落入隐在阁子里间的考官眼中——凡是应命解衣、或惊惶失措、或显露怯相、或应对结巴的,一律淘汰,只有那些虽惊却不慌、眼神正而不移的考生方得过关。
“心正则胆直、心不正则气虚!”
副主考官御史中丞赵鼎对此举极为赞许,对执考的几位御史道:“我御史台的台官上谏皇帝、下督百官,必是心正气直的君子方可得任!卫国师此法未必察得全面,然经此一试,气虚不直者必被筛下。我等为朝廷台谏选官,宁可漏选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