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姝韵和昌福一脸惊愕不知所措,眼睁睁看着申菊离去而忘了叩谢圣恩。
圣启四年七月二十三,皇后薨,谥号为敬贤,入葬皇陵。只是皇上一向节俭,也没太过的繁复礼仪,更没有什么大赦天下的举动,故而百姓也没觉出什么异样,只是茶余饭后说上两句而已,天下依旧平静。不平静的只有董府的两父子。董平虽不如他父亲,但到底在官场上历练了许多年,虽万万没想到女儿会背离家族而去,但也察觉出了不对劲,更加约束儿子和府中下人,不准有任何妄动之举。这下憋屈的董世杰愤懑无处发泄,明明看到了未来夺嫡的一丝曙光,却让皇后的骤然去世打了当头一棒,只得重新呼朋引伴酒色为乐。董平心疼儿子的苦楚,现下也只求儿子不要惹事,所以只命心腹小厮看着,也不愿多加斥责。朝中的那些前晋旧臣们眼看着皇上的铁腕手段,哪敢多言,个个做起缩头乌龟,一时反而让朝堂上呈现了祥和气派。
圣启四年七月底,一辆马车趁着夜色秘密使出了京城的北定门。到了送行的十里长亭,又有一辆马车和几个人正候着。赶车的人见到领头站立的一人,立即跳下车跪下施礼。领头的一摆手,示意赶车的起身,然后径直走到过来的马车边,一挑帘看着里面的二人,面无表情道:“酉阳奉娘娘的懿旨,来送你们。”
车里的董姝韵握住昌福的手,下了车,道了个万福,谦卑地笑道:“姝韵和昌福谢娘娘大恩,此生此世唯娘娘之令是从。有劳姑娘了。”
酉阳还是神色不变,指指后面站着的五人道:“这些丫鬟婆子是服侍你们的。那个老者是你们的管家,这赶车的就是你的小厮。此去下风城,你们好自为之。”她又指着另一马车,道:“那是皇上和娘娘的恩惠。”
董姝韵顺眼看去,两个似乎只有十四五岁的小姑娘,过半百的婆子也有两个,一个须发花白的瘦弱老者微微驼背。可是她深知人不可貌相,就这样五个平常到极点的人却是安插在她们身边的眼线。只是不知那辆马车上是谁?正猜测着,又听酉阳道:“快上车吧,别误了时辰。”
董姝韵和昌福到了谢,在酉阳的指示下上了另一辆马车,愕然发现车中正坐着的人是董姝晴和两个襁褓中的婴孩。酉阳嘴角微翘道:“皇上口谕,准许昌福同娶董氏二女。对了,这两个婴儿都是弃婴。本想找男婴给你们充作子嗣,只是如今还是重男轻女,一时间只能用女婴代替。若是不想让外人因为子嗣而给昌家说媒纳妾,这女婴还是得充作男婴养。”说罢,便离去了。
马车行驶了一段,昌福才涨红了脸对董姝韵道:“书儿,我只对你——”
董姝韵握住她的手笑着点点头,轻声道:“我知道。”眼神又看了姐姐,也是安慰的点头笑着道:“姐姐放心。”她是绝不会因此对姐姐不满的。
“妹妹放心。”董姝晴也是柔和的点头笑着,她也是绝不会因此而心生不该的念头。这姐妹俩其实心里都明白,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