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16(1 / 2)

,眼神迷离,眼角似乎还有晶莹闪烁,慢悠悠地说:“前几日,微臣收到从凉州寄来的家书一封。家兄久戍边镇,过的是刀头舔血的日子。他这样的人,最能看破生死之际。娘娘可知他对我说了什么?他说,‘人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这,确实就是臣此刻的心境。”

“你怎比得上你二哥?”杨皇后怒言,“他战功卓着,而你一事无成。你,呵,像你爹。”

任凭高衍再麻木,也不禁因杨皇后的这句话而感到刺痛。但他还是自顾自地起身向外走,边走边说道:“弘农杨氏人才济济,要想扭转时局,皇后娘娘还是另请高明吧。”

高衍走了。

失望的杨皇后没有就此灰心,她带着贴身侍婢马不停蹄地奔赴她那些堂表兄弟的府邸——高衍当然不是她唯一的选择。

等三人都离开酒楼后,雅间隔壁的座位上,两个极不惹人注意的客人才悄然动身,直奔皇宫。

“要害哀家?”高望云冷笑一声,在卧榻上懒懒地侧了个身。

她年近四十,乍看之下艳光照人,但其实都是宫女细心描绘的功劳。她没有与她年岁相仿的崔道真那种在岁月侵蚀下颇为□□的轮廓美,也不再有饱满的皮相,只能用最华丽的丝线和珠翠徒饰雍容。只见她从乌云间摘出两根银丝,面露嫌恶地将之扯断,脸上一有了表情,就连粉黛勾勒出的美感也消失了。

坐在卧榻边上的面首不自觉地挪开目光,他心中暗暗想道,果然是相由心生,成天露出怨毒的表情,怎能不在脸上留下丑陋的痕迹?

“还有什么消息?”高望云问,“高章那个老头儿,没有什么行动么?”

“呃——没有。”兼做探子的面首答道,“高章就是在城外……买了个园子,跟他的小妾一起,逍遥……不过他的夫人崔氏,倒是能干得很。在冀州金阳城外,她带领几大家族聚保于阳蛟山。听说那坞堡中‘上下有礼、少长有仪’,他们驻守关东,齐心抗胡,可以称得上是宗族乡党的模范了。”

“模范?切。”高望云不屑地一笑,“是模范,还是宗贼,现在还不好说。”

“太后,那杨皇后的事……要怎么处理?”面首小心试探道,“您的好侄儿高衍,倒是没同意帮她。就是不知道她那些堂表兄弟有多大的能耐?弘农杨氏在长安的势力不小,说不定就买通了宫里的什么人,对太后不利……”

“哈哈,本宫像是会坐以待毙的人么?”高望云往面首的胸口一靠,软绵绵的语气中带着残忍。

面首笑了,笑容假得像是粘上去的。

“那我们是要——嗯——皇后。”面首做了个杀头的手势。

“哈哈哈哈哈哈——”高望云发出一串尖锐的笑声,连连说道,“不够,不够。”

面首心领神会,脑门出了一层汗。他作出为太后担忧的神色,说:“高义、高章不足为惧,但那个高义,恐怕不好对付。”

高望云轻解罗裳,懒懒地说:“他不是每个月都会出城狩猎么?就趁他不在时动手。等他回来时,大局已定。”

两日后,高义按照他从前的习惯,背上弓箭,带着几个亲随西出城门。这一去,通常没有三五日不会回来。

早有准备的高太后,立即派人给正要过生辰的小太子送去一碗毒汤。只是她没想到,傻皇帝当时也在东宫,父子俩分着喝了这碗汤。

高望云接到皇帝和太子俱亡的消息,赶紧叫人修改诏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