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白奶声奶气地回答道:“捕鸟。”
“为何要捕鸟?”孔明黑着脸。
“反正不是吃。”小李白眼珠子打转。少年的面孔,在暖阳下,稚嫩而张扬。孔明见他不老实,威胁道:“我要告诉先生。”
小李白刚要说什么,目光无意间瞟到湖面上飘荡着一抹白色,眼睛一亮,直接越过孔明跑了过去。
“你又想做什么?”孔明忍无可忍,追了上去。
小李白一边捡着什么,一边转过头来和孔明商量:“先不要告诉先生好不好?同意的话,过几日我就送你个小玩意。”
孔明愣了愣,望着少年略带讨好的笑容,有些迟疑:“……好吧。”
等到数日后小李白兴高采烈地带着亲手做好的小玩意回到学堂,发现孔明却不在了。先生感慨说,有一个德高望重的大师看重了孔明的天赋,收下他做徒弟,已经把人带走了。以后孔明都不会来学堂读书了。
再后来,诸葛孔明才华横溢,闻名天下,最后却选择隐居山林。
当时李白踌躇着写了封书信,没有加上署名,托人带给孔明。
他是第一次给别人做的小玩意,内心有些纠结,但是做得很用心,在以前的基础上,还加上了些修改。过一阵子就问带信给孔明的人,问说孔明有没有说什么。
那个人说,没有。
失落的李白再也没有给别人做过小玩意了。
直到后来诸葛亮出山,以一个摇着鹅毛扇睿智的军师形象辅佐刘备,李白身边的人都发现那些天李白笑得特别开心。
小李白给孔明做的小玩意,就是鹅毛扇。
“军师,收了我的扇子,就是我的人了。”
☆、第十七章
刘备白帝城大败而归,不久病逝,诸葛亮悲痛欲绝,拥护后主刘禅继位,尽心尽力辅佐后主。
因为心疾,加上劳累过度,竟然在与众将士商讨计策时咯血。当时原本意见不合的将军们顿时噤若寒蝉,仔细打量着军师的神色。
诸葛亮面不改色,接过旁边递来的手巾随意擦擦,继续分析战局。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流言蜚语越传越离谱,传出诸葛亮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人世的消息。诸葛亮得知后,大怒,命人追查推波助澜者,把军纪整顿了一番。
而本就有去找诸葛亮之意的李白听闻这件事,更是恨不得马上见到他,即刻出发前往诸葛亮所在的军营。
……
李白掀开帘子的一角,诸葛亮背对着他,手上拿着羊皮纸在思考。
悄悄从窗子无声无息地跳进去,李白从背后轻轻拥住诸葛亮。
诸葛亮先是一僵,继而若无其事地继续翻阅,结果身后的人不满地眯了眯眼,抬手就捏住他的下巴掰过来,身子往前一探,封住了他的嘴。
诸葛亮皱眉,在李白唇上不轻不重地咬了一下,然后看见李白抬眸,眸色深得摄人心神。
“……病入膏肓?”李白再次欺身上来,舐舔他的唇角。
诸葛亮捉住李白不安分的手:“谣言罢了。怎么,你是想趁人之危吗?”
李白低低一笑,把头搁在诸葛亮肩上,手环住他的腰,不再说话,顷刻呼吸便变得平缓。
诸葛亮放下纸,扭头盯着李白眼睛下那一块乌青,轻轻地叹了口气,看来他应该是有一段时间没有休息好了。
李白迷迷糊糊中,觉得有点冷,下意识往前面的温暖靠过去,顺便蹭了蹭,接着身子一暖,嘴唇好像被什么软软的东西碰了碰,然后就跌入了梦乡。
再次醒来的时候,李白发现自己躺在草席上,抬头就看见不远处的诸葛亮瞟了他一眼,然后无视他低头继续看情报。
李白爬起来坐在诸葛亮身边,厚颜无耻地笑道:“看什么纸啊,纸有我好看吗?”
诸葛亮闻言抬眼望着他。
李白被他看得有些心虚,不自然地移开视线,转念一想,不对啊,我本来就比纸好看,有什么好心虚的?
“亮亮,你想我吗?”
“亮亮,我逃婚和你私奔好不好?”